鐵馬金戈

第680章兩廣事變⑥(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陳濟棠已處於內外交困,四麵楚歌的絕境。

    17日晚11時,陳濟棠麵告李宗仁說,大勢已去,決定一走了之,並贈以巨款和武器彈藥,作為“散夥費”,勸李回桂處理善後。

    18日,陳濟棠攜帶家眷乘英國“蛾號”軍艦赴香港,並發出巧電宣布下野,聲明自行解職離穗。

    電文稱:“此次呈請中央領導抗日,不蒙鑒諒,致徒懷救國之心,未遂請纓之誌。誠恐所部將士,因受外部壓迫,發生內戰,為免糾紛起見,特於昨日解除職務,乘艦離省。”

    同日致電餘漢謀:“棠誠信未孚,現決擺脫仔肩,此後對於救國責任,廣東治安,袍澤維係,偏勞吾兄,獨負其責,望善為之,以補吾過。”

    至此,陳濟棠失去了“南天王”的寶座,結束了他對廣東的統治。

    陳濟棠出走香港,兩廣聯盟解體,西南變局的重心移至廣西。

    李宗仁派靠廣西約十餘萬兵力,處內線作戰之勢,內部比廣東團結,蔣介石一時無隙可乘,局麵尚可維持。

    廣東已失,唇亡齒寒,廣西已成孤立勢態。李宗仁、白崇禧退回廣西後,也無進一步動作的良策。

    於是借五屆二中全會上蔣介石發布“廣西維持現狀,仍以、李、白分任正副綏靖主任”的命令為由,采取“緩和”之策。

    李、白於7月20日分電致吳忠信、張定璠、黃紹竑,表示“廣西仍堅持抗日主張,如中樞真誠抗日,則廣西軍民效命馳驅”,請他們代為轉達廣西的態度。

    廣西的這番表態沒有得到蔣介石的積極反應,蔣反而改變了原先準備拆散兩廣聯盟後就罷戰言和的打算,決定兵鋒直指廣西,企圖一舉了卻多年的心腹之患。

    7月25日,蔣介石突然以國民政府名義撤銷國民黨五屆二中全會對李、白的任命,另委李宗仁為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白崇禧為浙江省政府主席,特委黃紹竑、李品仙為廣西綏靖正副主任。

    同時,蔣介石命主力衛立煌部由廣東北江方麵從連山向廣西富川、賀縣、八步方向進逼。

    又以陳誠的第十八軍由廣東肇慶循西江而上,向廣西梧州逼近;並以甘麗初部由湖南威脅桂林。

    令顧祝同指揮的湯恩伯、薛嶽等部由黔南壓迫廣西西北的宜山;再令餘漢謀一部由廣東高州一帶圍逼廣西南部,一時大軍雲集,從四麵壓境的兵力不下四五十萬。同時以空軍對桂林、梧州一帶上空進行連續威脅擾亂,企圖從軍政兩方麵威逼李、白就範。

    李宗仁、白崇禧認為蔣介石擅自改變二中全會決定,派大兵壓境,已將他們逼上梁山,非兵戎相見不可。

    他們當即召集黃旭初、廖磊、夏威、李品仙、韋雲淞、李任仁、潘宜之、劉斐、王公度等舉行會議。

    會議決定,蔣如悍然進犯,即將武力抵抗,成敗利鈍,在所不計。

    並複電中央,指出蔣介石更調李宗仁、白崇禧原來廣西綏靖署主任的職務,是“別有用心的”,斥蔣為“陰險毒辣的野心家”,“墨沉未幹,自毀信譽”,把持二中全會,誅鋤異己,表示對任命“殊難遵令”。

    同時,在廣西下達全民動員令,迅速擴編退役軍人組成戰鬥部隊,將民團改編為“別動隊”,數天之內就編組二十一個師。

    7月下旬,桂係駐梧軍政幹部舉行“效忠宣誓大會”,發表《告軍民書》,“期望全部將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與蔣奮戰到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