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673章巾幗英雄③(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說到婦女獨立師,婦女獨立團,就會聯想到張琴秋、吳富蓮和王泉媛。

    1904年11月15日,張琴秋出生於浙江桐鄉縣石門鎮的一戶小康人家。

    1924年4月,張琴秋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於同年11月轉為中共黨員,成為我黨最早的女黨員之一。

    1925年11月,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張琴秋與張聞天、王稼祥、烏蘭夫、伍修權、孫冶方等一百多人來到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

    1930年,張琴秋潛回上海。翌年,進入鄂豫皖蘇區。

    張琴秋先任軍校政治部主任,1932年夏國民黨軍重兵“圍剿”時,又擔任了根據地第一位女縣委書記。

    紅四方麵軍主力突圍西進,到達川陝邊區後,紅四方麵軍重建根據地,張琴秋任方麵軍總政治部主任。

    由於她反對過張國燾的錯誤,遂遭受打擊報複,被調到總醫院任政治部主任。

    1935年初,紅軍在川東北建立了曆史上建製最大的婦女部隊——四方麵軍婦女獨立師,由她任師長。

    長征途中,張琴秋改任川陝省委婦女部長。其後,她在西路軍任組織部長。

    1936年10月,紅四方麵軍一部兩萬餘人組成西路軍,進入甘肅河西走廊。

    1937年3月,張琴秋在分散突圍中被俘押送南京。

    抗戰爆發後,經周恩來向國民黨點名交涉,張琴秋被釋放回延安。

    回到延安後,她擔任抗日軍政大學女生大隊隊長、女子大學教育長。

    解放戰爭期間,張琴秋在中央婦委長期擔任秘書長。

    新中國成立後,她長期擔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分管女工工作。

    1955年解放軍首次授銜時,張琴秋早已到地方工作,這位惟一的紅軍女將便沒有被授予軍銜。

    在“文化大革命”風暴中,性格剛烈的張琴秋受到誣陷和迫害,於1968年4月憤然以死抗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4個月後,1979年4月,黨中央正式為張琴秋平反。

    吳富蓮(1912-1937)女,福建省上杭縣官莊鄉吳屋村人。

    1912年生於一個貧農家庭,周歲喪父,母親忍痛將她送人做童養媳。

    1919年7月她擺脫家庭的束縛,參加少年先鋒隊,不久任少先隊隊長。當年9月紅四軍攻打上杭城時,她參加了擔架隊。

    1930年她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調中國共產黨上杭官莊區委工作。

    次年,任區蘇維埃政府婦女部長,同年下半年,調中國共產黨上杭縣委工作,後當選為中國共產黨上杭縣委委員。

    1932年4月,調到中國共產黨閩粵贛省委(後改為中國共產黨福建省委)工作。到職後,她以省委婦女部巡視員的身份去寧化縣視察指導,因工作出色,受到省委通報表揚。

    1933年4月,被選送中央黨校學習,結業後任中國共產黨福建省委婦女部長。

    1934年夏,第二次進中央黨校學習,因形勢緊迫提前結業,被派到新成立的閩粵贛省委做擴大紅軍的工作。

    10月,紅軍主力退出中央蘇區,她和鄧六金、危秀英等隨第一方麵軍長征,分配在衛生部野戰醫院幹部連擔架排任政治戰士,負責護送年老體弱、負傷患病的中央領導同誌。

    長征途中,她攙扶傷病員,幫助抬擔架,表現堅強。

    1935年6月,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麵軍在四川懋功會師後,她被調到四方麵軍工作。

    1936年7月,紅軍第二、六軍團在甘孜與四方麵軍會師,她被任命為婦女先鋒團政治委員。

    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後,組織西路軍西渡黃河,以便打通國際路線,爭取蘇聯的援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