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634章陳洪時其人③(1/2)

    就在省委特務隊從太平山開出,譚餘保和劉發雲離開之後,相隔了10餘天,陳洪時又將留在太平山的省委負責幹部作了新的調整:

    劉炳高和曠進媛潛往萍鄉做白區工作,王用濟去攸、萍邊界。省委機關隻留下陳洪時和龍承緒,還有譯電員、醫生及部分特務隊戰士,總共不上50人。

    陳洪時在順利地走出一步小“棋”後,於1935年6月上旬帶著龍承緒、張運秀及譯電員、醫生等12人,離開太平山轉到了萍鄉與攸縣臨界的蛤蟆山。

    在山外的陳家村,陳洪時找到了少年時結拜的義父陳正祥,通過這個富紳去了萍鄉,與國民黨萍鄉縣縣長、五省“剿匪”西路軍行營保安司令危宿鍾接上了聯係。

    6月12日,在危宿鍾派員的迎接下,陳洪時所率的11人,攜帶著隨身武器、密電碼、軍用地圖、省委公章,來到萍鄉縣城,向國民黨當局“投誠”。

    大喜過望的危宿鍾組織了上千人在大街上迎接,隆重得不得了,鞭炮放了好幾籮筐。

    一個共產黨的省委書記自動“棄暗投明”,歸降政府,這件事足以讓湘贛兩省政府和5省“剿匪”總部熱鬧一陣子。

    6月13日,湖南《民國日報》以特大版麵刊出報道:“偽中央委員、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湘贛省委書記兼軍區政委陳洪時,決心參加鏟共,於昨由赤區來萍向政府投誠。又雲將不日赴省向何主席(鍵)呈報共黨總崩潰情形和鏟共計劃。”

    6月14日的《中央日報》也刊發了同樣內容的重大報道。

    遠在南京的蔣介石接到何鍵的電訊報告,喜不自勝,當即寫一手令:“歸順立功,準其任招撫專員。”

    6月15日,何鍵從長沙派出豪華專車,將陳洪時接到省城,在省政府設宴款待並召開新聞發布會。

    依然是國民黨飛機天女散花般地撒下傳單,包括陳洪時在長沙新聞發布會上的清晰照片,幫助湘贛紅軍掌握到陳洪時已經叛變投敵的信息。

    1935年7月初,湘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譚餘保將剩餘的300多人帶到蓮花棋盤山,在山上召開幹部緊急會議。

    會議決定撤銷原湘贛省委、省蘇和省軍區,成立湘贛臨時省委、省軍政委員會和遊擊司令部。

    譚餘保任臨時省委書記兼軍政委員會主席。

    幹部們提出,陳洪時一定會帶領敵軍瘋狂地進攻紅軍遊擊隊,會議針對性地製定了“隱蔽目標、分散遊擊、保存實力”的遊擊方針,運用井岡山“十六字訣”在棋盤山一帶打遊擊。

    正如譚餘保等人的分析,在遠離棋盤山數百裏的萍鄉縣城“江西第二行政督察專署兼保安司令部”,新任的“招撫專員”陳洪時用了幾天時間,專心致誌地製定了“清剿計劃”。

    內中有5條針對紅軍遊擊隊活動特點的“搜剿要略”,其戰略的新穎性是國民黨軍指揮官所想不到的。

    這一計劃有3600字,專門呈給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鍵。

    何立即批轉給駐於湘贛邊的7個國民黨師部,飭令“各部須按‘要略’實行剿擊,決不讓赤匪殘餘再次豕突漏網”。

    同年7月中旬,陳洪時從萍鄉來到蓮花縣城,協助指揮敵第六十三師、第七十七師對棋盤山紅軍遊擊隊的“剿擊”。

    紅軍遊擊隊在譚餘保、曾開福等人的指揮下,分為7支小隊伍,散開在棋盤山方圓百裏的山區,展開艱難至極的遊擊戰爭。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的槍炮聲,震撼著中華大地的每一個角落,給中國政局帶來激變,也給國共兩黨帶來了重新合作抗日的變化。

    繼中共中央同意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之後,同年8月,國共兩黨又決定將南方8省的遊擊隊統一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