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615章 紅軍第一叛將(1/3)

    封天宇的特遣隊完成了營救任務後,本來要回廣州去。但是敵人新的清剿又開始了。

    敵人新的清剿開始後,分局就又將領導骨幹轉移開來,以加強各地領導。

    如特委書記”李樂天帶直屬隊到崇仙去加強該地領導,釆取進攻擴大新遊擊區”。

    特遣隊因此而暫時滯留在油山,跟著分局機關隱蔽在油山帽子峰。

    從南雄界址村向西北走約三十裏,就是與江西信豐相鄰的油山鎮。

    這一天,封天宇帶著特遣隊跟隨陳毅從北山去帽子峰。他們蹚過小溪,穿過田間,有數棟小樓映入他們的眼簾——封天宇知道,這就是去年留守蘇區的紅軍油山會師的地方。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一年就過去了。想想這一年,他們又是如何過來的,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感慨。

    1935年冬,贛粵邊遭遇百年不遇的冰雪天氣,廣東軍閥部隊卻趁著嚴寒,使出“移民並村”毒計,企圖割斷當地群眾與遊擊隊的聯係,把遊擊隊困死、餓死、凍死在山裏。

    油山大蘭、坪田坳等幾十個村的群眾被迫搬到山外,留下的房子全部被燒光。

    遊擊隊積極想辦法打破敵人的物資封鎖。封天宇夜晚就跟著陳毅,一行幾人去捉蛇和石雞。

    “電筒一亮,蛇就蜷作一團,很好捉。”陳毅介紹說。

    做這些是封天宇的拿手好戲。他經常一人去掏鳥窩,掏鳥蛋。

    但他掏鳥窩時有一樣事不做,就是如果窩裏有鳥雛,他絕不碰。

    他還喜歡去搗蜂窩,捉馬蜂的蛹,拿來炒著吃、燒著吃都很香。

    當地群眾知道遊擊隊在忍饑挨餓,心急如焚。

    他們利用每月“開禁”進山砍柴的機會,把大米藏在挑柴的竹杠中,把食鹽化水溶進棉襖裏,設法丟在山上,等遊擊隊員自己去撿。

    有的時候群眾甚至設法往山裏帶鹹魚,這更讓缺吃少鹽的遊擊隊員欣喜不已。

    在群眾的支持下,遊擊隊以頑強的意誌戰勝了饑餓和嚴寒,熬過了寒冬。

    這年的6月,陳毅腿傷複發無法行走。當時遊擊隊的藥品極為匱乏,萬金油已算是最好的藥品之一。

    陳毅就在傷口上擦點萬金油,用布包紮。不料到了9月,傷病再次複發,陳毅仍堅持拄著拐杖到南雄參加縣委緊急會議。

    趁著開會的人還沒到齊,他就在縣委棚子東南角的杉樹林裏處理傷口。

    陳毅坐在兩棵杉樹中,讓警衛員聾牯把自己傷口複發的腿橫綁在樹幹上,自己把背脊靠在另一棵樹上。

    警衛員兩手緊按傷口,血水沿著傷口一股股往外流,終於把膿血擠幹,連負傷時碎在裏麵的一小塊骨頭也擠了出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