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611章 決不離開(1/2)

    李緒龍說:“形勢危急!你們的任務就是將分局領導和機關從敵人的鐵桶包圍中保護出來。這是目前最大的政治任務!”

    封天宇聽後,當即表示:“請組織放心,特遣隊堅決完成任務。”

    救人如救火。封天宇當天晚上就帶著隊員們往梅山走。

    卻說項英和陳毅“九路突圍”後,在贛粵邊的油山地區隱蔽下來,開始領導艱苦卓絕的南方八省十五個地區的三年遊擊戰爭。

    主力紅軍突圍西征後的二十多天──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上旬,中央蘇區所有的縣城均被國民黨軍隊占領。

    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指揮的留守部隊一退再退,最後隻剩下一千多人,由項英、陳毅統領來到粵贛邊界的油山落腳。

    油山地扼信豐、大餘、南雄三縣,方圓七八百裏,大山遍布,連綿起伏,千溝萬壑,到處林深草密,是打遊擊的理想區域。

    然而,蔣介石是不會讓項英、陳毅他們在油山安然紮根的。他很快調兵遣將,對油山實行重兵“清剿”!

    粵軍第一軍軍長餘漢謀,指揮所屬部隊及贛南二十縣的保安團、“鏟共團”,以超出紅軍遊擊隊六十多倍的兵力,對油山進行鐵桶般的包圍。

    麵對這一險惡的形勢,以項英、陳毅為首的中央分局卻不畏艱險,勇敢麵對,與敵人周旋,不斷挫敗敵之陰謀和圍剿。

    1935年5月22日,國民黨軍在進行軍事“清剿”的同時,對贛粵邊遊擊隊實行嚴厲的經濟封鎖。

    當天,餘漢謀以第六綏靖公署名義頒發《經濟封鎖條例》,宣布:“各鄉米穀不得運入山中,以濟匪糧,如查出或拿獲,應即槍決。”

    並命令“各部隊和贛粵邊各縣縣長認真遵照執行”,妄圖斷絕紅軍遊擊隊的物資來源。

    敵人的嚴密封鎖給紅軍遊擊隊造成了嚴重困難,紅軍遊擊隊過著“天當被、地當床、草為糧”的生活,衣食住行得不到保障。特別是冬天嚴寒、風雪很大,隻好吃竹筍和草根度日。

    項英曾經餓過三天,沒有吃任何東西。陳毅《贛南遊擊詞》曾有記敘:“歎缺糧,三月肉不嚐。夏吃楊梅冬剝筍,獵取野豬遍山忙,捉蛇二更長。”

    他們日行夜露,缺衣少糧,過著野人般的生活。1942年,陳毅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說:“整年整月的時間,我和我的同伴,沒有房子住,風餐露宿,晝伏夜行,是我們生活的常規。”

    但紅軍遊擊隊依靠堅強的意誌,在群眾的幫助下,度過了一道道難關。

    陳毅氣吞山河的不朽詩篇《梅嶺三章》是陳毅一生忠於革命事業的真實寫照,是三年遊擊戰爭艱苦歲月的真實寫照。

    1935年夏的一天,江西信豐上樂村婦女朱葉妹在地裏幹農活時,發現國民黨軍進村來了。為通知遊擊隊員迅速轉移,她便大聲喊叫:“有人來了!”

    遊擊隊員聞訊,從後門飛奔上山,進入深山密林。

    遊擊隊員報告給陳毅,讓他們有思想準備。陳毅等立即躲藏起來,直到敵人撤走為止。

    國民黨沒有抓到紅軍遊擊隊,十分窩火,想起剛才有人事先報信,便立即將全村老少趕到一個坪子上,挨個逼問是誰叫喊報了信?

    鄉親們有知道實情的,但始終沒人出來指認。惱羞成怒的敵人便從人群中拉出一位老婆婆,懸吊在一棵大樹上毒打示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