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608章 旄牛道上(1/2)

    就在毛主席沉默不語時,宋大順老秀才再次開口說道:

    “其實當年石達開是可以逃出生天的。他向西可以去昌都,向南可以往雲南,向北還可以去康巴。但是他明明知道清軍的追擊部隊已經近在眼前,結果就因為小妾給他生兒子的事情,選擇大宴三天白白耽誤了軍機。“老秀才用惋惜的口氣說:”再加上紫打地處在峽穀之間,清軍兩頭一堵,他就隻能選擇渡河了。但是又因為河水暴漲,渡河也成了妄想,隻能坐以待斃,徒呼奈何了。”

    毛主席知道,老秀才這是在提醒自己要盡快離開安順場,如果不果斷撤離,那麽部隊將會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

    但是,部隊又應該去哪兒呢?如果不渡過大渡河,那麽部隊還是將會陷入死地,隻有渡過大渡河和紅四方麵軍會合,才能奪取一線生機。

    想到這裏毛主席目光灼灼的看著老秀才,說道:“老先生,紅軍應該如何做才能擺脫如今的困境?”

    老秀才捋了捋自己的胡子,然後搖頭晃腦地說道:

    “現在來看,紅軍部隊想要離開此地是比較困難的,但想要渡河還是有辦法的。““有何辦法?請賜教!”毛主席趕緊問道。

    老先生又捊了一下胡子,神秘地說:”如果你們不嫌辛苦,順著大渡河往上走300多裏到達瀘定,那裏有一座鐵索橋。那是康熙爺禦批,朝廷撥款建造的。“老先生繼續說:”如果你們迅速離開安順場抵達瀘定橋,逃出升天的幾率極大。切記,安順場絕不可久留!此地就是一處絕境。”

    老秀才的這番話,讓毛主席十分震驚!是啊,絕境!此乃絕境!

    一定要逃出絕境!毛主席在震驚之餘,又十分振奮。紅軍隊伍窮是窮,但是不怕辛苦。紅軍戰士哪一個不是經過長途跋涉鍛煉過來的?

    於是毛主席緊緊地握著老秀才的手,說道:“多謝老先生了。”

    老秀才擺了擺手說道:“紅軍部隊紀律比石達開好,比國民黨的紀律更好,所以我願意幫助你們紅軍。切記,多耽誤一分鍾就多一分的危險,一定要抓緊時間趕路。”

    拜別了老先生後,毛主席迅速命人找了一張地圖,在確認了瀘定橋的大致位置後,趕往渡河指揮部召開緊急會議,部署紅軍離開安順場的作戰事宜。

    等中共黨的領導人及重要軍事指揮人員到會時,已經是5月27日淩晨1點多了。

    毛主席環視了一圈後說道:“同誌們,現在國民黨的軍隊追得很緊,如果我們繼續在這裏等船過河的話,最起碼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到那時,我們就真的成為第二個石達開了。因此我們必須馬上離開安順場。”

    與會人員對毛主席的這些話並不感到驚訝,他們也知道僅靠4條船送3萬人過江是極其不現實的事情,於是直勾勾的看著毛主席等他宣布作戰計劃。

    毛主席喝了一口水,接著說道:“我建議,我中央紅軍兵分左右兩路北上,右路軍由劉伯承和聶榮臻率領,從安順場渡河,然後沿右岸到達瀘定,爭取奪下瀘定橋,為左路軍打開北上的通道。“毛主席繼續說:”林彪率領紅一軍團2師、軍團部以及紅五軍團為左縱隊,沿大渡河左岸前往瀘定橋。記住,我們必須趕在敵人前麵,完全控製瀘定橋並渡過大渡河,隻有如此我們才能擺脫全軍覆沒的命運。”

    與會人員對於毛主席的這一決策,紛紛表示讚同。

    毛主席見沒人反對,於是宣布:“兩縱隊於明天早晨5點正式出發,限三日內到達160公裏外的瀘定橋。兩岸部隊互為照應,溯河而上,軍委縱隊和左縱隊一起從瀘定橋過河,請各位先回隊裏組織部隊準備出發,越快越好。”

    這次會議開了整整兩個小時,此時外麵也下起了雨,毛主席等黨和軍隊的領導人沒有休息,等到5點到來後,和部隊一起火速向320裏外的瀘定橋飛奔而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