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546章 刻意的安排(1/2)

    29日晨,國民黨軍第9師、第36師在飛機和大炮的掩護下,再次向鬆毛嶺發動猛烈進攻。

    紅二十四師頑強地與敵對抗著。

    29日晚,紅二十四師接到命令撤出鬆毛嶺一線,轉移到鍾屋村。

    至此,鬆毛嶺保衛戰已整整打了七天七夜,敵我雙方人員傷亡都非常慘重。

    9月30日,紅九軍團在長汀縣鍾屋村“觀壽公”祠堂前的大草坪上召集了由赤衛模範隊員、少先隊員和群眾等人參加的萬人誓師大會。當天下午3時,紅九軍團兵分兩路,前往江西瑞金紅都,邁出了萬裏長征第一步。

    紅二十四師留在汀州繼續阻擊敵人。

    30日,周建屏、楊英及時向中革軍委主席朱德報告布防情況:

    據二十九日二十時來電,我們現在有路線圖,現照指示今日布置如下:

    (一)二十四師以一個團於南山壩隱蔽,各派出一個營對敵占領陣地警戒。如敵攻擊前進,在坳頭嶺風崠雄牛鬥一帶陣地消滅。

    (二)二十四師主力於大口湖羊背路北坑集結整理。我們兩師(係紅三師、紅二十四師)工兵連在坳頭嶺風崠雄牛鬥構築野戰工事作偽裝堡,按鍾屋村附近路線圖小嶺。

    9月30日,紅軍獨立二十四師留下來全麵擔負起中央蘇區東線戰場牽製敵人的重任,阻擊敵人的猖狂進攻,阻止敵人迅速向汀州和瑞金推進。

    當日,周建屏、楊英重新調整部署:以1個團位置於大田屋,以一個團隱蔽於南山壩,各派一個營對敵占領陣地警戒。

    第二十四師主力就地集結整理,並以工兵連在坳頭嶺等地繼續構築野戰工事和偽裝堡。

    此時,福建省黨政機關和負責人已轉移到河田。

    紅二十四師邊撤邊阻擊敵人,在大田屋與尾隨而來的國民黨軍打了一仗;後撤到南山壩,在南山壩又與敵打了一仗,之後撤到河田阻擊。

    在河田,紅二十四師與地方武裝布竹釘、埋地雷,破壞道路,阻止敵人前進。敵人對我軍有多少人摸不清底細,隻好小心翼翼,不敢貿然前進。

    10月6日,周建屏、楊英致朱德電文:

    “(甲)我們今日配備:以一個連沿河田大路劃成數小股,采運動防禦,並破壞至汀一切橋梁,偵察連在敵兩翼側後活動。

    (乙)主力在河田東北麵適當地域隱蔽集結,看有利時側擊敵先頭,外翼條件不夠時不動,隻日間看清敵人部署,準備夜間堅決襲擊。”

    10月8日,朱德與周恩來致電擔負掩護主力紅軍轉移任務的第二十四師師長周建屏、政委楊英:

    “實行偽裝,積極迷惑敵人,派出小部隊向敵人遊擊,並偽裝居民到有關地區散布謠言,說大紅軍到了,要進攻溫坊,進攻朋口”。

    “不斷與敵保持接觸,並派小部隊於夜間擾亂敵人,使其更加迷惑、動搖,借此遲滯敵人前進”,掩護主力紅軍轉移。

    在保護中央蘇區東大門的大背景下,當時有個口號,叫“汀州防線十月不能丟!”

    為配合紅二十四師作戰,福建省兆征縣成立了抗敵大隊,邱軒勳任司令員,賴榮光任政治部主任,開始隻五六十人,不久即發展到200多人。

    抗敵大隊人數雖然不多,但都是經挑選來的,個個都會打仗,爆破、埋地雷、埋竹釘樣樣是行家裏手。

    據時任中華蘇維埃中央工農檢察委員會巡視員的賴榮光回憶:

    “為保證中央機關和中央主力紅軍勝利地突破敵人封鎖線,中革軍委命令直屬紅二十四師擔任東線阻擊任務,阻擊東線之敵。“”並明確指出十月份汀州城不能丟失。“”紅二十四師抗擊多於我五六倍的敵人,在鬆毛嶺經過一場十分激烈的戰鬥後,立即撤到鍾屋村、連屋崗、大田湖(今大田村)、河田、白葉嶺(今策武)一線,有計劃的邊打邊撤,節節阻擊敵人前進。“”在這段時間,我們動員了大批模範少先隊和模範營參軍參戰並組織動員赤衛軍上前線參加擔架隊,轉運糧食、武器彈藥和傷員,大力配合紅二十四師頑強阻擊敵人前進的腳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