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530章 遊擊司令李樂天③(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到了烏逕乘敵不備,神速地攻進區公所,全殲民團,擊斃反共靖衛團團總丘光華,然後用“三支隊”、“八大隊”等番號寫標語、貼傳單,搞得敵人十分驚恐,隻好從裏山收兵開回烏逕防守。

    群眾則到處宣揚說:“三個支隊,八個大隊,少說也有五千紅軍”,大大傳播了紅軍的聲勢。

    這一期間,在李樂天的指導下,“三南”遊擊隊政委張日清帶領隊伍襲擊了信豐崇仙,捕殺了反共團總張校麟和白師爺,深入到橫垮南雄和龍南、定南的青龍山,開展遊擊戰爭。

    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奮鬥,先後開辟了油山區、北山區、南山區、信康贛區、上猶崇義區共五個遊擊區。

    一係列的行動粉碎了敵人的軍事“清剿”,而紅軍遊擊隊卻壯大發展,單是油山和北山兩個地區的遊擊隊,就發展到五百多人。

    “華北事變”後,黨中央發表了“八一宣言”,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李樂天以贛粵邊特委和紅軍遊擊隊的名義,發表《為日本侵占華北告群眾書》、《告士兵書》等宣言,到處張貼標語,散發傳單,在群眾和國民黨士兵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十月,發生了陳濟棠利用叛徒龔楚帶路來破壞我指揮機關的“北山事件”。

    聽到槍聲,李樂天與項英、陳毅、楊尚奎、陳丕顯和警衛戰士急忙離開指揮部住的棚子,轉移到後麵山上隱蔽。

    第二天,李樂天把北山地區五支小遊擊隊加以整理,配備好幹部,然後帶著交通站和後方機關,同項英、陳毅、楊尚奎、陳丕顯一道向油山轉移。

    他們在大梅關附近隱蔽了兩天三夜。李樂天在這裏派原北山遊擊隊和後方特務隊回北山幫助區委堅持鬥爭,然後率部越過“南粵雄關”要隘,經三梅關回到了油山。

    “北山事件”的主要教訓,是如何鞏固內部以防止叛變事件的發生。

    回到油山後,李樂天立即在紅軍遊擊隊中開展樹立無產階級革命氣節和艱苦奮鬥精神的教育。

    他對幹部戰士說:“現在鬥爭很艱難,隨時都有死的危險。誰如果實在吃不消,可以發給點錢回家去,但不要反水,不要出賣同誌。要革命就不要怕死。”

    同時,他與特委領導研究,作出規定:“不論什麽人,沒有一定的關係,任何人不能隨便接頭,而要提高警惕,注意考察,不能把他們帶到後方,更不能為他們擅自召開會議,以免遭受損失”。

    他還特別強調隱蔽的鬥爭,製定了《秘密原則》和《行軍規則》。

    十一月開始,餘漢謀調集一萬多兵力對油山地區發動大規模的冬季進攻。

    敵人一方麵在遊擊區周圍的大小圩鎮、屋場、坑口及交通要道,駐軍隊、設埋伏,封鎖遊擊區。

    另方麵實行移民並村,妄圖陷遊擊隊於無人無糧的空山之中。

    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李樂天在油山潭塘坑主持召開幹部聯席會議,認真研究了反封鎖的具體措施。

    會後,派出遊擊隊幫助油山中心區委組織群眾有計劃地出山,然後利用初一、十五開禁上山打柴的機會,將裝有糧食、油鹽、煙葉、藥品、報紙的竹扛丟在山上,使遊擊隊得到供給。

    他還率領司令部直屬隊組織起“三南遊擊支隊”,並把特委警衛班調撥給遊擊支隊,增強其戰鬥力。

    他指揮支隊頻繁出擊,收繳了大量反動地主武裝,擴大了遊擊區,在此基礎上,成立了中共“三南”中心縣委,使“三南”地區出現了新的鬥爭局麵。

    就這樣,李樂天帶領紅軍遊擊隊始終同群眾保持密切的聯係,與敵人展開頑強的鬥爭,終於粉碎了敵人的封鎖,度過了一九三五年的寒冬。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