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502章 陳樹湘與紅三十四師②(1/2)

    陳樹湘,出身於貧苦的佃農家庭。他從小給地主當童工。

    九歲時因家鄉遭大旱,隨父流落到長沙市小吳門外陳家壟,全家以種菜為業。

    五四運動時期,年僅十四歲的陳樹湘開始接受新思想,參加了新民學會發動的長沙反日愛國運動。

    1921年,毛澤東、楊開慧定居長沙清水塘,從事建黨活動。陳樹湘因為常去長沙清水塘挑水送菜,因而認識了毛澤東、何叔衡等一批湖南早期革命活動家。

    1922年秋,陳樹湘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5年7月,陳樹湘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7月,陳樹湘同長沙近郊一批農協骨幹隨北伐軍參加了攻打長沙的戰鬥。

    戰鬥後用奪取的10餘支槍,組建了一支農民自衛武裝。

    馬日事變後,他到武昌葉挺部新兵營當兵。後調任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第四連排長。

    1927年9月,他隨部在江西修水參加毛委員領導的湘贛邊秋收起義,並隨部隊上井岡山。

    紅四軍成立後,陳樹湘曆任紅四軍三十一團七連連長、特務連連長、特務營黨代表和二縱隊四支隊政委等職。

    陳樹湘參加井岡山根據地曆次反“會剿”戰鬥和開辟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的鬥爭。

    1930年1月至1933年6月,陳樹湘先後任紅軍(長)汀連(城)獨立團團長,福建省軍區獨立七師、獨立九師師長,紅十九軍五十六師師長,紅三十四師一○一團團長等職。

    1933年7月,在寧化與清流交界的泉上一役中,他率部在霧閣地區設伏,全殲敵援兵一個團,聲名鵲起。

    接著,在配合紅四師攻占清流縣城的戰鬥中,又在馬屋擊潰敵一個增援團。

    1934年3月,他被任命為紅三十四師師長,奉命保衛閩西北根據地。

    第五次反“圍剿”中,他指揮全師在泰寧一線多次擊退國民黨軍三個師的進攻,完成了牽製敵軍的任務。

    在泰寧與建寧交界的梅口防禦戰中,率部連續作戰7天6夜,大量殲滅敵軍,阻滯了敵軍的攻勢。

    1934年10月18日,奉命移師於都,掩護軍委縱隊和中央紅軍主力渡過於都河。

    此後,率全師6000多人作為後衛部隊開始參加長征。

    1934年10月下旬,陳樹湘率領三十四師在安息和古陂反擊尾追的粵軍第一軍,保證中共中央機關和大部隊順利通過信豐河。

    1934年11月25日,中革軍委命令三十四師擔任全軍總後衛時,曾經特別指出“萬一被截斷,返回湖南發展遊擊戰爭”。

    陳樹湘率部在延壽、嶺秀一帶節節抗擊湘粵兩省追敵,掩護大部隊從道縣與江華間安全渡過瀟水。

    1934年11月30日,紅三十四師和紅八、紅九軍團,在灌陽水車會合後,緊接著在突破敵軍第四道封鎖線搶渡湘江的戰鬥中,率全師近5000名紅軍將士參戰。

    在敵軍封鎖湘江後,於全州縣安和鎮境內,陷入敵軍重兵包圍,損失慘重。全師被隔在湘江以東。

    12月9日,陳樹湘率紅三十四師餘部進入湘南,在11日搶渡牯子江的戰鬥時,受湖南江華縣保安團的伏擊,陳樹湘在船上指揮戰鬥時腹部中彈,不少戰士又在此陣亡。

    處境十分艱難的戰士們仍抬著陳師長且戰且走。同一天至駟馬橋(四眼橋)附近早禾田時,還剩百餘人,又遭道縣保安大隊第一營的攔擊,雙方激戰數小時。

    紅軍擊潰保安大隊後,在早禾田銀坑寨召開了緊急會議,決定部隊改變由長征原路退卻的行動,轉向賴子山前進。

    這時,寧遠縣保安團已從魯觀洞向道縣奔來,江華縣保安軍尾追紅軍又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