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481章 又失良機(1/2)

    陳濟棠號稱“南天王”,曾經三次通電反蔣,是蔣介石極力想吞並的地方軍閥之一。

    第五次對我黨中央蘇區的大“圍剿”,蔣介石封他為南路軍總司令,領上將軍銜,令他出兵參加“圍剿”。

    陳濟棠懾於蔣介石的權力和實力,不敢明目張膽地違抗命令,隻好把粵軍餘漢謀第一軍、李揚敬第三軍兩個軍調往贛粵邊境,這樣既服從了蔣介石的命令參加“圍剿”紅軍,又可阻止蔣嫡係部隊乘機入粵呑並自已。

    陳濟棠出兵贛南後,雖然先後攻陷會昌的要隘會昌隘、重鎮筠門嶺,但也付出了相當沉重的代價。

    陳濟棠在對紅軍的作戰中,特別對紅軍指戰員的勇猛善戰、機動靈活的戰術心存畏懼。

    同時他對蔣介石驅使粵軍與紅軍作戰,以達到既消滅紅軍,又吞掉粵軍的“一石二鳥”的陰謀強烈不滿。

    因此,陳濟棠一方麵並不想在江西替蔣介石賣命,消耗自己的實力。

    另一方麵陳濟棠又認為,正因為有了紅軍的存在,才使蔣介石的主力疲於同紅軍周旋。

    這就粉碎了蔣介石從江西進攻廣東之企圖,對自己偏安廣東,永踞“南天王”寶座是十分有利的。

    1934年7月,隨著敵人的堡壘向中央蘇區縱深推進,紅軍粉碎敵人第五次軍事“圍剿”已經不可能了。

    在這種情況下,中央軍委決定從中央蘇區向西突破粵軍封鎖,到湘、粵、桂三省邊界創建新的根據地並與紅二、六軍團會合。

    恰在此時,陳濟棠通過關係向紅軍表示合作抗日反蔣之意,並電約紅軍進行軍事談判。

    同年9月通過秘密渠道派了他的好兄弟胡正太作為密使前往瑞金,商談軍機並交給周恩來一封信。

    信中說到,他準備派楊幼敏總參謀長為談判總代表,希望紅軍派贛粵省軍區司令員何長工為總代表進行談判。

    鑒於陳濟棠的誠意和為了順利突破敵人封鎖線,朱德總司令親自回信給陳濟棠,對陳部反蔣抗日之意表示歡迎。

    朱總司令在回信中指出,抗日救國才是惟一出路,紅軍願與粵軍建立反蔣抗日統一戰線,建議雙方從停止作戰、劃分界線、恢複貿易自由、代購運輸軍火、武裝民眾等方麵舉行會談。

    之後不久,何長工、潘漢年肩負紅軍和黨中央的重托,攜帶朱德書寫的介紹信①經會昌前往粵管區筠門嶺去參加談判。

    陳部派一個特務連前來迎接他們。

    為了對外保密和保證我方代表的安全(我方派了安保人員),陳部為何、潘兩位代表專門準備了兩頂四人抬的轎子。

    我方代表一行由特務連一路護送到江西尋鄔羅浮鎮,陳部嚴應魚旅把他們安排在一幢二層樓的古建築小樓裏。

    是夜,我方代表被安頓在樓上,陳部代表住在樓下,旅長嚴應魚選派與他親近的客家子弟擔任安全保衛。

    翌日,談判開始在樓上的一間會議室進行。經過三天三夜的連續商談,最終達成了五項協議:

    1. 雙方取消敵對局麵就地停戰。2. 用有線電互通情報(器材由陳部負責)。3. 解除封鎖,互相通商。4. 紅軍可在粵北設後方,建醫院。5. 可互相借道,紅軍行動前將所經過之地告知,陳部後撤二十裏,讓紅軍借道通過,但必須保證不入廣東腹地。

    談判一結束,何長工、潘漢年收到周恩來出發前商定的密語電報,“你喂的鴿子飛了。”

    楊幼敏很敏感,對此詢問:“是否你們要遠走高飛了?”

    何長工非常機智地答道:“不,是說和談成功,和平鴿子上天了,以示祝賀。”

    隨後,何長工、潘漢年經會昌連夜趕到於都,向周恩來匯報了談判情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