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464章 長征前的準備工作(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當時的紅25軍本身就是紅4方麵軍離開鄂豫皖根據地之後的紅軍遺孤和子弟組成的。

    因此,紅25軍的年齡普遍都很小。長征時期,紅25軍應該是紅軍各支長征部隊中平均年齡最小的隊伍。

    紅25軍的指戰員平均年齡雖然沒有少共國際師小,但是,平均年齡也不到18歲。

    出身紅25軍的開國少將劉華清就曾回憶到:“(紅25軍的)戰士們很大一部分還隻是十六七歲的孩子,有的更小”。

    然而,這支年輕的孤軍長征的隊伍卻最早到達陝北,而且最為奇跡的是,這支主要由紅小鬼組成的隊伍還成為紅軍長征各部隊中唯一一支兵力不降反增的隊伍。

    他們從長征出發前不足3000人發展到4000餘人。

    時間可以回溯到1934年。

    11月16日,紅25軍共2900餘人,由河南省羅山縣何家衝出發,向平漢鐵路以西轉移,開始長征。

    17日晚,從信陽以南東雙河至柳林間越過平漢鐵路。後經歇馬嶺、獨樹鎮等戰鬥,突破國民黨軍的重重攔阻,於12月上旬經河南省盧氏縣境進入陝西省雒南(今洛南)地區。

    12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雒南縣庾家河召開常委會議,決定在鄂豫陝邊界創建蘇區,並將中共鄂豫皖省委改為鄂豫陝省委。

    隨後,紅25軍在鄂豫陝邊界的鄖西、盧氏、雒南、鎮安之間地區,開展創建蘇區的工作。

    至1935年5月,經過蔡玉窯、文公嶺、荊紫關、袁家溝口等戰鬥,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兩次“圍剿”,建立了鄂豫陝蘇區,部隊發展到3700餘人。

    1935年2月19日,對紅二十五軍來說,具有特殊意義。

    中共鄂豫陝省委在鄂陝交界的鄖西召開“鄖西會議”,明確走到這裏的長征部隊放棄入川、就地創建根據地,並提出了“大量擴大紅軍,建立地方武裝,建立蘇維埃政權”的戰略目標。

    1935年7月15日,中共鄂豫陝省委召開會議,決定率紅25軍主力西征北上,到陝甘蘇區會合紅26軍,集中力量消滅敵人,並配合紅一、紅四方麵軍的北上行動;留下紅74師堅持原地鬥爭。

    16日,紅25軍從西安以南的灃峪口出發,繼續長征。

    1935年8月3日,紅25軍進入甘肅,攻占兩當縣城。

    隨即北上,11日北渡渭河,進占秦安,威逼靜寧,切斷了西(安)蘭(州)公路交通。

    17日攻占隆德,爾後翻越六盤山,向東挺進。

    21日,在涇川縣的四坡村與攔截之國民黨軍1個團激戰,將其全殲。戰鬥中,政治委員吳煥先①犧牲。

    30日,經華亭縣安口窯北進。

    1935年9月15日到達陝甘蘇區的永坪鎮,次日同西北紅軍第26、第27軍會師,結束長征。

    18日,紅軍第25、第26、第27軍合編為紅軍第15軍團,徐海東任軍團長,程子華任政治委員。紅25軍改編為第75師。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注①吳煥先(1907年8月-1935年8月21日),湖北黃安紫雲區四角曹門村(今屬河南新縣)人,畢業於麻城蠶業學校,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將領、紅二十五軍政治委員,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早年率紫雲區農民武裝參加黃麻起義,隨後堅持鬥爭,並參與創建鄂豫皖蘇區和紅二十五軍。先後任中共鄂豫陝省委副書記、代理書記。1935年8月21日在甘肅涇川四坡村戰鬥中英勇犧牲,年僅28歲。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