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417章 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紅一方麵軍主力在持續作戰而未休整和補充的情況下,即於9月下旬倉促開赴中央蘇區北線迎擊國民黨圍剿軍。

    這種戰略決策種下的惡果許多人是看不出來的,但毛主席看出來了。隻不過此時毛主席的主要精力放在召開“二蘇大”的事情上,他忙得很。

    1933年9月25日,國民黨軍以北路的三個師,由南城、硝石向黎川發動進攻,開始了對中央蘇區的大規模“圍剿”。

    當時的紅一軍團奉命由永豐地區調到南豐、黎川、宜黃附近,配合紅三軍團和紅五軍團作戰。

    紅一軍團安排紅一師至上南源、羅坊一帶集結,並向楓林、麻坑一線放出警戒。

    紅二師在演口、演源集結,擔任五都鹿源、永興橋、見賢橋一帶的警戒。

    紅十四師41團擔任固守雲蓋山陣地,同時該師派出一個團取捷經開至楓林以西及以南占領陣地,佯攻楓林、七裏溝附近的敵人,阻止敵人西進或南移。

    11月16日,戰鬥正式打響。

    紅一軍團一師和二師、紅九軍團①十四師由宜坊神崗進入南源、餘家山一帶。

    11月17日,國民黨軍以五個師的兵力,在吳奇偉的指揮下,從東、南兩方麵合圍紅軍。

    根據這一情況,紅軍緊急部署,用紅九軍團十四師從神崗正麵吸引敵人,以紅一軍團一師、二師兩麵包抄。

    此時,敵3師、9師和90師從南豐、南城縣到楓林、麻坑向駐守在雲蓋山紅軍14師41團發起全麵進攻。

    戰鬥一開始就打得非常艱苦,雙方傷亡都十分慘重。但因敵我雙方兵力懸殊,紅軍增援部隊又未趕到,戰至黃昏,雲蓋山陣地失守。

    11月19日,敵9師經宜黃下灣、中堡、樟嶺、大雄關向黨口前進,同時以4個團兵力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堅守在大雄關、西嶺山擔任阻擊任務的紅二師4團、5團發動猛烈進攻。

    英勇的紅軍戰士用輕重機槍、步槍組成交叉火力網封鎖敵前進道路。經過多次爭奪,敵51團團長謝輔三被打傷,52團陣地被紅軍突破。後因敵不斷增兵,火力強猛,大雄關木魚嶺陣地失守。

    在這緊要關頭,紅二師調整部隊,以一個團的兵力重新奪回陣地。以後陣地幾易其手,紅一師1團、2團和二師6團多次發起反攻,都未攻克。

    就這樣經過反複爭奪,紅軍一直堅持到夜晚九時,才從大雄關西南方向轉移,撤出戰鬥。

    此次戰鬥,紅二師政委胡阿林、四團團長肖桃明英勇犧牲,紅一、紅二師師長都身負重傷。

    這就是第五次反“圍剿”初期的惡仗一一大雄關戰鬥。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注①:紅九軍團:1933年10月下旬,中革軍委決定成立紅七軍團和紅九軍團。

    當時的紅一、三、五軍團和第十九、二十師等主力部隊,由於戰鬥減員,共缺編達兩萬五千人之多。而此時,中革軍委不僅沒有抓緊時間集中力量補充主要兵團,反而不合時宜地又組建了第七、第九兩個新的軍團。

    在形式上,紅軍的軍團數增加到五個,但紅軍總的兵力並未增加,反而由於削弱了原有主力軍團的力量,使部隊的戰鬥力大打折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