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354章 誕生(1/2)

    11月19日這天,是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召開的第十三天。

    也就是在前幾天的會議中,代表們表決通過了蘇維埃共和國第一部憲法、土地法、勞動法和經濟政策等法令。

    進入會場後,代表們依舊像往常一樣,在入口處的台桌上簽上自己的名字後,按序坐到廳內的木條凳上。

    8時許,當日大會主席團值日主席周以粟、梁柏台、曾山、陳正人等走上主席台。

    片刻,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周以粟宣布:“今天進行大會選舉。”

    接著,周以粟將63名中央執行委員候選人的簡曆逐個作了介紹。選舉以舉手表決的方式進行,對63名候選人逐個舉手表決,用了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

    最後,周以粟宣布:63名候選人全部當選。雷鳴般的掌聲頓時響起,持續了十幾分鍾。

    同時大會選舉產生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告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

    這個由63人組成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堪稱最為精幹的國家最高權力機構。

    11月27日,中央執行委員會在葉坪村的樟樹林中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毛澤東以全票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

    當選舉結果出來後,會議主持人任弼時大聲提議:“現在請毛主席講話。”

    聽了任弼時的提議,委員們開始一愣,片刻,大家的目光一齊投向了毛澤東,隨即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從此,人們開始稱呼毛澤東為“毛主席”。

    毛澤東站起來朝大家揮了揮手說:“同誌們,我們過去握鋤頭把子,扛槍杆子,今天又要握起印把子。過去我們隻會種田,會做工,後來學會了打仗,現在還要學會治理國家。”

    毛澤東接著說,我們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實行的是蘇維埃代表大會製。

    他特別強調道:“工農群眾的意誌,是蘇維埃國家權力機關的唯一源泉。”

    當日,毛澤東揮筆題詞:“蘇維埃是工農勞苦群眾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機關,是革命戰爭的組織者與領導者。”

    當時出席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代表共610人,他們都是來自中央蘇區、湘贛、湘鄂贛、贛東北、湘鄂西、瓊崖等蘇區以及紅軍、全總、海員總工會、朝鮮族的代表,是從基層起一級一級選舉出來的。

    其實,為使選舉廣泛、民主,早在1930年9月26日,全蘇大會中央準備委員會就頒布了《中國工農兵會議(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蘇維埃區域選舉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選舉的代表名額、選區劃分、程序等作出具體規定。

    關於代表比例,《條例》規定:出席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代表,居民每20萬人選舉代表1人,紅軍每600人選舉代表1人;省一級代表,居民10萬人選舉代表1人,紅軍每400人選舉代表1人;縣一級代表,居民每3000人選舉代表1人,紅軍每100人選舉代表1人。同時,《條例》對鄉、市蘇維埃代表的比例,也作了明確規定。

    《條例》發布後,蘇區各地組織了選舉委員會,並很快開展了選舉工作。

    選舉分5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是宣傳動員,努力讓工農大眾了解《條例》的精神,認識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重要性,正確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

    宣傳形式除印發宣傳材料外,還組織了宣傳隊深入鄉村廠礦宣傳。

    在這個階段,毛澤東曾指出:“這種宣傳鼓動是選舉勝利的先決條例。如果群眾不了解選舉的目的意義,群眾就不會很熱心地參加蘇維埃的選舉,也不會使當選的分子百倍增加他們的勇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