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345章 絕妙的化妝術(2/2)

    三天後,他們回到了廣州。

    何翠姑很高興。老馬和金水半月前己然回來了,他們向何翠姑匯報了此次行動的經過,知道特遣隊一路上雖然多次遇到危險,但總算化險為夷,平安到達。

    當老馬和金水匯報到封天宇和胡杏兒他們還在贛南訓練新招的特遣隊員時,何翠姑不但不擔心,而且很是高興。

    這是因為她覺得封天宇長大了,成熟了,可以為組織分憂了。

    看到他們帶回的新隊員,她怎麽也看不出這些人曾經在土匪窩裏混過?!

    尤其是封天宇和胡杏兒還帶來了幾十斤黃金白銀。這能購買多少物資呀!

    為了穩妥起見,何翠姑請組織出麵把這批黃金白銀兌換成現金,再去購買物資運往蘇區。

    此時,中央蘇區已經經過了敵人三次大圍剿,並且已經取得了第三次反“圍剿”的完全勝利。

    反圍剿結束後,紅軍進入休整階段。從內部傳來的消息,“一蘇大”也將於近期召開。

    所以這個時候更需要運送物資進去,尤其是糧食、食鹽、布匹和藥品。

    這時統治廣東的便是著名的廣東實力派軍閥陳濟棠①。

    我們中國近代有一句話,叫做“廣東人領頭,浙江人出錢,湖南人拚命。”

    它在某種程度上形象地形容了辛亥革命以來的革命。

    這樣也同時造就了許多廣東軍閥,有一些在近代史上存在感挺高,甚至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尤其是有著“南天王”之稱的陳濟棠,其治下的廣東曾割據一方,幾乎是一個獨立王國。

    也就是說,這個陳濟棠是個特例。

    其實,在中國近代史上,陳濟棠是第一個讚成蔣介石反共的人物。蔣介石發動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陳濟棠第一個響應。

    眾所周知,“八.一”南昌起義後,陳濟棠的部隊對南下的起義軍圍追堵截,極盡圍剿之能事。他的這種行徑,深得蔣介石的讚許。

    陳濟棠這樣做的結果是,蔣介石幫助他在廣東做大做強,將廣東的稅收大部分返回給陳濟棠。陳濟棠由此擴張軍備,成為威震一方的“南天王”。

    不過,陳濟棠對蔣介石並不是完全忠心耿耿。有一個例證充分說明。

    胡漢民是廣東軍閥的靈魂人物,“西山事件”,胡漢民遭蔣介石軟禁,陳濟棠與蔣介石兵戎相見。

    而從蔣介石第一次對紅軍大“圍剿”開始,陳濟棠就看出了蔣介石的險惡用心,就是假借“圍剿”紅軍之名,行兼並各路軍閥之實。

    雖然陳濟棠手下海陸空三軍齊全,但他明白,憑他一己之力短時間無法與蔣介石抗衡。

    所以陳濟棠在“圍剿”紅軍時出工不出力,其目的就是讓紅軍作為他和蔣介石之間的屏障。

    更有甚者,蔣介石發動對共產黨中央蘇區的第三次大“圍剿”時,陳濟棠借蔣介石嫡係部隊10萬餘人深陷江西之機,秘密聯合廣西軍閥李宗仁、白崇禧兵出韶關,企圖對蔣介石來個致命一擊。

    兩廣軍閥的這一舉動,迫使蔣介石放棄了對中共蘇區的第三次“圍剿”,調兵於湖南,防患於未然!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注①:陳濟棠1890出生於廣東防城港,漢族客家人,粵係軍閥代表,中國國民黨一級上將,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華民國農林部部長。長時間主政廣東。政治上與南京中央政府分庭抗禮,在經濟、文化和市政建設方麵則頗有建樹,有“南天王”之稱。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