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318章 將星隕落②(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1929年4月任湘鄂贛邊境紅軍支隊支隊長,9月初彭德懷率部返回湘鄂贛邊區與紅軍支隊重新合編為紅5軍,他任副軍長。參與製定和指揮紅5軍向北開辟鄂東南地區,向南打通與湘贛蘇區聯係的作戰行動,擴大了湘鄂贛蘇區。

    1930年1月調任紅6軍軍長。率部在贛西南地區領導發動群眾,發展革命武裝,建立蘇維埃政權,使分散的遊擊區連成大塊的革命根據地。毛澤東曾詠讚:“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

    1930年6月,黃公略任紅1軍團第6軍軍長,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委員,後率部參加文家市、長沙、吉安等戰鬥。

    在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三次反“圍剿”中,執行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指揮紅3軍英勇作戰,屢建戰功。在龍岡戰鬥中擊退國民黨軍第18師的連續進攻,在富田戰鬥中配合兄弟部隊殲滅國民黨軍第28師大部和47師1個旅一部,在老營盤戰鬥中殲滅國民黨軍第9師獨立旅。

    1931年9月15日率部參加方石嶺追擊戰,又殲國民黨軍第52師等部。在指揮所部轉移途中,於吉安東固六渡坳遭敵機襲擊,他身負重傷,當晚犧牲。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曾決定,在中央蘇區設置公略縣(今吉水、吉安、泰和各一部),在吉安東固和瑞金葉坪分別修建公略紀念亭,並將中國工農紅軍第2步兵學校命名為公略步兵學校。

    毛澤東親自主持了黃公略的追悼會。會場上的挽聯高度評價了他的一生:“廣州暴動不死,平江暴動不死,如今竟犧牲,堪恨大禍從天降;革命戰爭有功,遊擊戰爭有功,畢生何奮勇,好教後世繼君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注①:“九.一八”事變: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國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衝突。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的開端。標誌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主戰場的序幕。該事件的起因是日本軍隊炸毀了自己修築的南滿鐵路,並栽贓陷害於中國軍隊。以此為借口,日軍炮轟沈陽北大營,侵占沈陽。

    ②“兩廣地方軍閥”:指廣東軍閥陳濟棠和廣西軍閥李宗仁、白崇禧。

    ③“湯山事件”:是指1931年2月28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長、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拘禁國民政府立法院長胡漢民,並於次日將其軟禁於南京湯山的曆史事件。該事件引發了中國國民黨內部的公開分裂,造成了寧粵對立的局麵。

    ④:黃公略,原名黃漢魂,字家杞。湖南湘鄉人。1916年到湘軍當兵。1926年年底考入黃埔軍校高級班深造,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7月22日,與彭德懷等領導平江起義,此後曆任紅五軍第四團黨代表、湘鄂贛邊境支隊支隊長、紅五軍副軍長、紅六軍軍長、紅三軍軍長。率部參加第一、二、三次反“圍剿”戰爭,取得輝煌戰果。1931年9月,在行軍轉移途中,為掩護部隊遭敵機彈襲,不幸犧牲,年僅三十三歲。他是共和國三十六位軍事家中犧牲最早,出現在毛澤東詩詞中最多的一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