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314章 秘密東進(1/2)

    蔣介石在第二次大“圍剿”失敗後,於1931年6月21日,親自帶著德、日、英等國軍事顧問到南昌,就任“圍剿”軍總司令,何應欽為前敵總司令,調集23個師又3個旅,約30萬人的兵力,準備發動第三次“圍剿”。

    這次“圍剿”,蔣介石釆取長驅直入的作戰方針,企圖先擊破紅軍主力,搗毀共產黨根據地,然後再深入進行“清剿”。

    他將其嫡係部隊第6師、第9師、第10師、第11師、第14師共10萬人調到江西省。連同原在中央蘇區周圍和新調來的非嫡係部隊,總兵力達23個師另3個旅共三十萬人。

    其部署是:何應欽兼任左翼集團軍總司令,指揮第一路進擊軍(第6師),第二路進擊軍(第18軍第11、第14師),第3軍團(第6路軍第5、第8、第24師),第4軍團(第9師),從南城地區向中央蘇區實施進攻,尋求紅軍主力決戰。

    陳銘樞任右翼集團軍總司令,指揮第1軍團(第19路軍之第60師、第61師和第52師),第2軍團(第26路軍第25師、第27師),第3路進擊軍(第5路軍第47師、第54師),從吉安、永豐、樂安深入中央蘇區,實行進剿。

    分駐南昌、樟樹、吉安等機場之空軍第1、第2、第3、第5、第7隊,支援左右翼集團軍作戰。

    另以第10師和攻城旅為總預備隊,位於臨川地區。

    以第77師、第28師和第12師第34旅,位於吉安、泰和、萬安、贛州等地,擔任“清剿”,維護後方,並攔阻紅軍西渡贛江。

    以第23師、第29師和騎兵第1師位於南城、臨川、樟樹鎮地區,擔任清剿和維護後方。

    以第49師、第56師和新編第4旅位於閩贛邊境,防堵紅軍東進。

    此外,還將第53師從河南省調到江西吉安待機。

    六月下旬,蔣介石將在宜黃、南豐以南活動的特務旅,紅四團,以及紅三軍第9師,紅四軍第12師誤認為是紅一方麵軍主力,下令進攻。並將嫡係第10師劃歸左翼集團軍指揮。

    特務旅和紅四團以及獨立旅、警備一團、二團等地方武裝成功地進行了麗水和嵐山戰鬥後,麵對敵人的進攻,從敵人的側背跳岀敵人的包圍圈,回到雲霧山中休整。

    這時,退守樂安的敵第5路軍第47師和第54師懾於蔣介石的淫威,重新南下。

    七月一日起,左翼集團軍主力由南城地區出動,到六日,進占黎川、樟樹、康都等地,並繼續向蘇區推進。

    與此同時,右翼集團軍由吉安、吉水、永豐、樂安、宜黃等地區出動,向富田、東固、崇賢、沙溪、蓮塘、招攜、寧都方向前進。

    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勝利後,紅軍第一方麵軍3萬餘人在閩西北、閩西、閩贛邊、贛南等地區開展群眾工作,進行反“圍剿”準備。

    六月底,中央紅軍第一方麵軍在臨時總前委書記毛澤東和總司令朱德的指揮下,最後判明國民黨軍即將發動第三次“圍剿”的企圖,決定繼續釆取“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待敵深入中央蘇區中心區,再集中兵力實施反攻,從而打破“圍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