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267章 張輝瓚的下場②(1/2)

    張輝瓚的王牌18師一個師部和兩個旅近萬人被紅軍全殲,嚇得躲在源頭堅固工事裏的譚道源聞訊趕緊東撤。

    早已布置在譚道源和王金鈺中間的紅一方麵軍第三軍團之第一、二、三師,湘贛獨立師,鄂東獨立旅及紅十二軍紅三軍等部一萬多人趁敵陣腳混亂之際,揮戈東進,星夜展開追擊。

    一九三年一月三日,譚道源的50師退到東韶,立足未穩即遭紅軍突襲。雙方展開激戰。至下午三時許,譚師被殲半數。紅軍俘敵三千餘人,餘部向南豐方向逃逸。

    王金鈺的第47師聞訊也蒼皇東撤。餘敵皆紛紛潰逃。至此,蔣介石對江西蘇區根據地的第一次反革命“圍剿”被粉碎了。

    第一次反“圍剿”,是紅軍從遊擊戰向遊擊性運動戰實行戰略轉變的第一個大戰役。此役,紅一方麵軍釆取誘敵深入的方針,在中央根據地人民群眾的有力支援下,共殲敵一個師部又三個多旅計1.5萬餘人,取得了反“圍剿”作戰的重要經驗,鞏固和擴大了根據地,並為粉碎敵人的下次“圍剿”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這次戰役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根據地的軍民。他們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就是毛澤東,也為這次戰役的勝利而激動不已。一九三一年春,他痛快地寫下了《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的詞篇。

    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衝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不周山下紅旗亂。

    毛澤東詞篇裏就提到了活捉張輝瓚這件事。

    前麵已經交代過,張輝瓚生於1885年,比毛澤東大八歲。他們同是湖南人。且青年時代兩人小有接觸。盡管沒有深交,但憑著毛澤東一貫的品性,他也會保張輝瓚的。

    隻是張輝瓚此人名氣太臭。不要看他表麵上一副儒將風度,但骨子裏卻殘暴乖戾。按照他的資曆、學曆,應該說他混到一個中將師長是很不得誌的。像他這樣的人,在國民黨中,上將軍長、上將司令的人比比皆是。

    張輝瓚被俘後第一次見朱德,請求紅軍放了他。朱德就表態,你張輝瓚對待共產黨人是怎樣?對待蘇區的老百姓是怎樣?你心裏非常清楚。你說紅軍會放了你?老百姓會放了你?還說,你打了敗仗,輸人又丟槍,蔣介石會饒了你?你還是老老實實呆在蘇區反省吧!

    這裏朱德並沒講要殺張。

    盡管張輝瓚人品低下,但毛澤東愛惜他是個人才,想讓他為蘇區服務,為蘇區紅軍服務。雖然沒有明確的動議,毛澤東和朱德卻有一個理想,在中央蘇區,辦一所黃埔式的軍校①。

    而憑著張輝瓚喝過洋墨水的經曆,讓他在軍校裏當個教官,也算是為當年欠下的“紅債”贖罪。

    這應該是毛澤東和朱德當時的真實想法。

    然而,國民黨方麵卻千方百計設法營救張輝瓚。

    張輝瓚被紅軍俘虜,第18師在中央蘇區根據地被全殲的消息,最早由駐吉安的國民黨第28師師長公秉藩報告給了南昌行營主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圍剿”紅軍部隊總司令魯滌平。

    隨後又一敗訊傳來:譚道源師兩個旅八千餘人又於一九三一年一月三日,被紅軍在寧都的東韶一帶全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