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259章 戰前點將(1/2)

    十一月二十日,特務團接到命令,部隊繼續向老根據地的東固地區轉進。

    十二月一日,特務團又秘密地轉移到龍岡,隱蔽待機,作好戰鬥準備。

    龍岡是贛西南廣袤山野中的一朵奇葩。從縣城進龍岡,一條大道從山外伸進去,兩邊俱是逼仄的高山。而一進龍岡,豁然開朗,展現在眼裏卻是廣袤山野中一塊難得的平川地。它東西僅五六裏,南北十一二裏。

    就是這麽一塊小平原,卻有三條河流貫穿其中。東邊的一條是從龍山的溝壑裏流出來的,它自東南流向西北,在小平原的西北麵劃了過去。

    南邊的一條是從麂子山裏流出來的,在屯田的腳下流過,也流向西北。

    而在西邊的那條就是從龍岡山裏流出來的。它穿鎮而過,迤邐著也流向西北。

    這三條河流像一個“川”字寫在了龍岡這塊小平原上。給小平原增添了無窮的生機。

    特務團駐紮的地方就是靠南的麂子山下,一個叫屯田的小山村。這是個風景秀麗的小山村。它坐落在麂子山下,是這塊山區小平原的最南端的一個村子。

    龍岡是個小集鎮,是這塊山區小平原的政治、經濟中心。龍岡坐落在小平原的西邊,靠山臨水。這裏有個傳統習慣,就是每逢農曆的二、五、八日為逢圩日①。

    這一天是初八,是逢圩的日子。房東大叔洪老根準備去趕圩。他每次去趕圩都是去賣土特產,什麽磨寒(野獼猴桃)、板栗、苦珠和苤(Pie)子②。按季節,什麽季節賣什麽特產,幾乎是場場圩日不缺。賣了的錢就拿來維持一家的生計。

    但這是近幾年的事了。是紅軍來了,這裏有了蘇維埃。一句話,是共產黨來了,窮苦人才過上好日子了。

    以前可不是這樣。以前山不是自己的,田不是自己的。山是土豪的,田是地主的。沒山沒田你還搞什麽特產呐?!山主田主會幹涉你的呢!沒辦法,隻有去給地主老財打長工。

    洪老根就是一個長工,是幫他們村上的洪老財打長工。

    既然是長工,吃的、住的都在東家,事實上洪老根沒有住場③,他上無片瓦,下無寸土,一年四季過著漂泊的日子。

    共產黨來了,紅軍來了,那個洪老財被槍斃了。洪老根分得了一幢房,同時還分得了一份山,一份田。他一下子變成了有山、有田、有房的主了。

    像洪老根這樣的人,屯田,不,龍岡,整個蘇區有很多,很多。

    這幾日,大批的紅軍湧向這塊小平原,村村寨寨都住滿了紅軍。時令已經是冬天了,老表們為了紅軍不挨凍,自覺地騰房。蘇維埃政府的工作人員說,寧願自己擠一擠,寧願自己住柴房,也要把紅軍兄弟安頓好。

    華卓然和郝勇住的是洪老根騰出來的東邊前間。按照這一帶的風俗,這是東家對客人的最好招待一一東邊前間一般是一家之主住的地方。洪老根和老伴擠到西邊後間去住了。他的一對兒女各住一間房。

    一早,華卓然就醒來了,被房前院子裏那棵大楓樹上的鳥叫聲驚醒了。昨晚上他起來查了三回崗,不為別的,就為部隊是否都住下來了嗎。

    這次在湘東,他擴充了兵員,有四百六十五人加人了紅軍。這些人都是窮苦人的孩子,都是實打實地願意加入紅軍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