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151章 信守諾言(1/2)

    紅四軍勝利地進行了大柏地戰鬥。

    這次戰鬥,紅軍繳獲頗豐,僅槍支就一千餘支(挺),還有許多的彈藥和戰備物資。不僅如此,大柏地戰鬥還有極其深刻的曆史意義。

    大柏地戰鬥不僅對紅四軍以後的勝利和發展影響深遠,也為開辟中央革命根據地(亦稱中央蘇區)打開了新的局麵。

    如果沒有大柏地戰鬥的勝利,就不可能建立中央革命根據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也不可能在這塊全國最大的根據地定都,它極大地影響了中國革命的進程。

    大柏地戰鬥是紅四軍轉戰贛南閩西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戰鬥,是紅軍成立以來最有榮譽之戰爭①。

    大柏地戰鬥中,紅軍發場敢打敢拚的頑強戰鬥作風,令白軍膽寒。當時有很多民歌唱出了戰鬥的慘烈,以及戰後紅軍將士豪邁的戰鬥情懷。

    “揪住敵人頭,斬了敵人尾”,“敵挺大槍來,我揮大刀去”,“到了大柏地,打敗劉士毅”,“繳到九響銃,就往河裏送”等等。

    大柏地戰鬥後,紅四軍在毛委員的指揮下,乘勝向寧都進軍,守衛寧都的賴世琮懾於紅軍的威力,放棄抵抗望風而逃。

    紅四軍順利攻下了寧都城。

    紅四軍攻下寧都城後,毛委員讓部隊進行廣泛的宣傳和籌款。毛委員讓各部在保證城市穩定的同的,組織工作隊,宣傳共產黨的主張,宣傳紅軍是工農的武裝。

    隨後,紅軍從寧都向東固進發。因為東固有紅軍,毛委員對紅軍在東固的成長和發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然後,紅軍又從東固出發,進攻福建的長汀。

    福建的長汀是閩西重鎮,也是距瑞金最近的一座城鎮。而進攻長汀首先必須打下長嶺,因為長嶺是長汀的天然屏障。打下了長嶺,要攻取長汀,猶如探囊取物。

    這一天,華卓然從軍部開完會回到宿營地,魏軍、孫喜洲和葉媚媚己經在營部等候。

    三人向華卓然詢問,這次進攻長嶺,我們營的任務是什麽?

    華卓然慨然地說:“各位,這次我們紅四軍兵分三路直逼長汀。毛委員給了我們最艱巨而又最光榮的任務,主攻長嶺。”

    “是嗎?太好了!這是毛委員對我們的最大信任!”魏軍激動地說。

    “是啊!以往這種攻堅的任務大多都交給二十八團和三十一團這些主力部隊。這次我們營可是露臉了。”孫喜洲也高興地說。

    “那我們決不能辜負毛委員的深切期望,一定要打好!”葉媚媚也說。

    “對,我們現在就來合計一下,怎樣才能打下長嶺。”華卓然說,“據偵察員報告,長嶺是一座險峻的山頭。敵人的工事修築在險峻的嶺頂,易守難攻。”

    “如果要攻下嶺頂,從正麵進攻顯然是不行的。我的意思是正麵佯攻,而悄悄從兩翼發展,兩翼才是主攻。”華卓然說。

    “我認為這種戰術很好。”魏軍首先讚成,“第一,它可以麻痹敵人。我們擺開一個向正麵進攻的架勢,就可以吸引敵人的注意力。第二,從兩翼進攻,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孫喜洲說:“唔!不錯。正麵進攻雖然路線短得多,但由於坡度太陡,攻擊的困難會增大。而兩側,雖然路線長,但更容易接近敵人。我看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