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64章 聽到了表姐的消息(1/2)

    封天宇離了幕阜山,一路緊趕,這一日,進了袁水流域。他走的是袁水西,很明顯奔的是荷溪鎮。

    封天宇首先想看到的是父母親,盡管父母親早就離他而去,他還是想著先去看望他們。給他們燒炷香,掛些紙錢。

    黃昏時分,他到了自己的家門前一一那塊鐵匠鋪的牌子還在,但幾年不曾升爐火,早已冷清冰涼。

    看到這塊鐵匠鋪的牌子,封天宇的眼前就浮現出父母親打鐵時的情景。父親的鐵匠鋪沒有請夥計,夥計就是封天宇的母親。

    荷溪鎮上的封氏鐵匠鋪遠近聞名,皆因為這個鐵匠鋪是個夫妻鐵匠鋪。

    打鐵至少離不開兩個人,一個掌鉗,一個掄大錘。

    而一般來講,掌鉗的是師傅,打錘的是徒弟,分工細致。

    可在封氏鐵匠鋪,這種分工並不分明。也即是說,封氏夫妻都是師傅,或者都是徒弟。

    封天宇的父親當師傅大家肯定相信,封天宇的母親當師傅大家自然要打個問號。

    然而要得到答案並不難,你隻要到鐵匠鋪裏走一轉,你就會相信。

    封天宇的母親扯爐,舉錘,依照丈夫的指令,指前打前,指後打後,那個地方要重打,那一錘要輕打,封天宇的母親都能準確地執行。

    這是封天宇的父親在掌鉗。

    若是封天宇的母親在掌鉗呢,以上的動作就都是封天宇的父親在做了。

    封天宇的父親母親打鐵像在演奏音樂,過往的行人都會駐足聆聽,就像聆聽古典音樂。“叮叮鐺,叮叮鐺……”他們說聽封氏夫婦打鐵那是一種享受。

    不僅僅是聲音好聽,他們打製出來的產品更是上乘。所以一直以來,封氏鐵匠鋪的生意很是紅火。

    但是這個鐵匠鋪卻在那一年的那個夏天畫上了一個休止符。荷溪鎮上再也沒有封氏鐵匠鋪了。

    說來也是奇怪,包括秦家的錫匠鋪,這麽多年都沒有恢複過來。倒是胡家的藥鋪很快恢複過來了。

    後來才知道,恢複胡氏藥鋪的不是別人,而是富城保和堂的葉子秋。葉子秋從林欣兒那兒知道胡杏兒在荷溪鎮上有一家藥鋪,胡杏兒的父母親雙雙罹難後,藥鋪就一直關著。

    他征得林欣兒同意(胡杏兒尚小),就將那個藥鋪盤了過來。言明:將來胡杏兒長大,如果她想從事藥業生意,藥鋪可以重新盤回去。

    封天宇站在家門口,被他的街坊楊氏看見了。暮色蒼茫中,她看了好久才看清是封家小孩。

    封氏夫婦在世時,與街坊鄰裏相處都很融洽。楊氏也是生意人,她的丈夫楊樂興在富城開茶莊,那年的夏天她正好在茶莊裏做事,所以她家躲過了那場劫難。

    後來富城的生意不好做,楊樂興就回到了荷溪鎮,照樣開了一個茶館。雖然生意做得沒有富城的大,但勉強可以過日子。

    楊氏看見封天宇,就走過來關心地問:“你是封家的天宇?幾年沒見,長這麽大啦!”

    封天宇對楊氏印象不深。出事的那年他才七歲多一點,八歲都不到,而楊氏又不是經常在家,所以很少看到。

    當然也不是沒一點印象。

    楊氏對封天宇倒是印象較深,這是因為封家僅天宇這根獨苗,楊氏隻要從城裏一回老家,就會到封氏鐵匠鋪串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