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31章 奉命阻擊(1/2)

    這一年的八月,中國出了一件天大的事,為了反抗南京和武漢政府對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人的無情殺戮,中國共產黨領導了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獨立旅從武漢往南調,可能也是武漢政府嗅出了什麽!但是軍隊裏隻有上層才知道,連旅長田義都不清楚內情,更何況是華卓然。

    因為如果田旅長知道內情,他肯定會透露一點到華卓然。

    部隊到達獅子鎮的第二天,華卓然交待何挺看家,他帶著葉媚媚和林欣兒騎馬去上杏林玩。

    上杏林在廬山北麓,離陶淵明故居不遠。相傳這個地方有陶淵明幾坰旱地,陶淵明辭官之後,幾乎每天都要來這兒勞作。

    陶淵明不願當官,喜歡種田,他的這種節操成了千古佳話。尤其是陶淵明種田還種出了佳詩,那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便是佐證。

    據說那天晴天麗日,秋陽慵慵,陶淵明興致勃勃地荷著鋤頭來到上杏林。

    他先是動作輕快地揮鋤勞作,累了,就拄著鋤柄休息片刻。忽然一陣清風襲來,一股濃烈的香味撲鼻而來。

    抬頭一看,原來是地頭的菊花正競相開放著,那香味就是菊花送來的。陶淵明欣喜若狂,他扔下鋤頭,奔了過去。

    他位立片刻,深覺那菊花的可愛。他閉著眼,深深地吮吸著菊香。菊香如一樽樽醇酒,直入心田。他情不自禁地彎腰采摘起來。

    菊花大多了,一忽兒,他就采摘了一大捧。他想把這一大棒菊花帶回家去,給妻子兒女們一個大驚喜,讓妻子兒女們共享菊香之甘飴。

    這時又一陣清風吹來,這是從遠處南山吹來的風。果然,當他捧著菊花轉頭時,南山那朦朧的靚影便映入他的眼簾。

    知道嗎,南山就是廬山呐!

    從駐地獅子鎮到上杏林大約三十華裏。這天也是秋風送爽,晴天麗日。他們三人三騎,很快就來到了杏林河邊。

    這個時候,菊花還沒開,但自然界依然生氣勃勃。最有名的是香樟樹結的籽已然成熟,那些墨黑的樟籽被風吹在地上,竟是厚厚的一層。

    木梓樹已開始落葉。然而它完全是為了急於落葉嗎?不是!它是為了急於展示它的果實一一木梓孕育成著的果實,在落葉後會一坨坨地開放,像棉花綻放一樣。

    急於落光葉子的還有那些高大的柿樹。也是為了展示自己的果實呢!你看哈,柿樹的葉子落光了,那一盞盞燈籠就亮起來了!直到最後一張葉子落下,那些紅燈籠就驕傲地亮出笑臉來了!

    三人下得馬來,見河邊還有些青青的的草,林欣兒提議:就讓馬兒自由地吃草吧!

    華卓然和葉媚媚欣然同意。於是,三人都把韁繩扣在馬鞍上。

    杏林河裏的水不多,有許多的石頭露出了水麵。但河水卻清澈見底,有無數的小魚小蝦在水裏。小魚甩動著尾巴,一會鑽進石縫裏,一會鑽進草叢中。

    尤其可笑的是小蝦,它從不離開石縫隙;它最膽小。如果有人影晃動,小蝦就會跳進縫隙中,直到它認為安全了,才會再出來。

    捉小蝦愈有意思了。但要有耐心,不然小蝦聽到動靜,就會極迅速地躲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