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家和萬事興譚秀才何樹森

第 139 章 趨炎附勢(1/5)

    天蒙蒙亮青桃就圍著灶台忙活了,這會兒滿頭大汗,看了看手邊的豬油壇子,正欲答話,放豬油壇的邵氏搶聲道,“炒菜沒油可不行,要想味道好,油得多,調料也得多。”

    劉氏砸吧了下嘴,幽幽盯著筲箕裏少了大半的調料,小聲說,“但也太多了些,年後咱家可是還要辦酒席的。”

    “夠的。”

    不用青桃說話,邵氏主動估算起家裏的調料來,別說五十桌酒席,七八十桌的量也是夠的,如若不夠,去鎮上買也來得及,她寬慰劉氏,“該花錢的地兒就得花,大不了平時咱省吃儉用些。”

    邵氏也是個好麵子的,早先為了招待何樹森,每個月總有幾天吃泡菜的日子,而劉氏不同,比起他人的目光,她更在意銀錢,看灶房沒有外人,說心裏話道,“咱就不是大手大腳的人,平日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到頭來竟喂到別人嘴裏了,想想就覺得劃不來,哎,要知這樣,當時就請族裏和走得近的親戚吃頓飯就好了。”

    她說,“能省好些錢呢。”

    邵氏:“......”

    “不娶媳婦省得更多!”邱婆子兩隻手提著水壺來打開水,聽到劉氏的話,難掩嫌棄。

    話也不能這麽說,不娶媳婦就沒孫子,誰給她考取功名掙錢去?清明誰給她燒紙錢?但邱婆子說的不是沒有道理,不娶媳婦就不用花錢。

    “哎...養兒子就是這點不好。”

    邱婆子撇撇嘴,“給我去屋裏招待你表姨她們去!”

    “我不去。”劉氏拒絕得幹脆,“又不是我請她們來的,還想我給好臉色不成?”

    她那群表姨表姑都是市儈之人,窮困時沒一個人關心她,現在倒想從她身上撈好處,門都沒有,拿過邱婆子手裏的水壺,勸邱婆子甭搭理她們,那種為老不尊的,離得越遠越好。

    “......”邱婆子想奪過水壺給她扔過去,大喜的日子,和和睦睦多好,非得鬧得麵紅耳赤才開心?

    劉氏利索的將小鍋裏的開水舀到水壺裏,越過邱婆子說,“她們既厚著臉皮來,我倒要問她們隨多少禮,誰家的錢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吃白食可不行。”

    “......”邱婆子眉心跳了跳,叫住她,“張家送親的人快到了,被他們看到成何體統?”

    “張家也有鬧心的親戚,會懂的。”劉氏風風火火的奔著堂屋去了,邱婆子急忙跟上,院裏已經坐滿了客人,她忍著咆哮怒罵的衝動,沉聲警告劉氏,“要是丟了臉,看我怎麽收拾你。”

    “我做事娘還不放心嗎?”

    邱婆子心想,就是你我才不放心呢。

    她對劉氏娘家的親戚不太熟,想了想,到底沒有進屋,倒是譚家族裏人有認識劉家人的,湊到邱婆子耳朵邊詢問,“她們怎麽也來了?”

    邱婆子哪兒知道?

    “三戶媳婦是個虎的,吵起來怎麽辦?”說話的是邱婆子妯娌,勸邱婆子進屋盯著。

    邱婆子說,“她心裏有數。”

    她要去了,那群人當著她的麵恐怕會有恃無恐,眾人眼裏,她才是譚家說一不二的長輩,代表譚家的臉麵,是以她們不怕鬧大,邱婆子說,“院裏冷的話,你去我屋裏,屋裏燒了泥爐的。”

    “我跟她們聊聊天。”

    孩子們全被帶去大房的後院了,孩子坐不住,上躥下跳的,擔心他們在院裏跑來跑去撞到人,早早叮囑譚青槐領著他們玩,如此,院裏坐著的都是大人。

    邱婆子看了眼桌子,“花生瓜子在三戶屋裏...”

    “我看著呢,哪桌少了我讓章子媳婦滿上...”

    “那我去門口瞧瞧...”邱婆子記得外甥媳婦說會來,再過幾刻鍾就要開飯了,門口沒個人不好。

    “你坐著歇會兒吧,交給章子媳婦她們。”

    誰家辦喜事,鄰裏親戚都會來幫忙,知道邱婆子腰不好,她早讓幾個兒媳婦幫襯著,反正譚家親戚都認識,領進門安排座位就好,邱婆子說,“我去瞅瞅。”

    村裏的人過來吃了早飯就在位置坐著聊天,雖然冷,有瓜子吃著倒不覺得難熬,邱婆子過去跟鄰裏寒暄了幾句,往門口去了。

    譚三戶和譚秀才大早上就在門口站著了,來的客人遞兩個糖,邀請他們進院,兩人臉都快笑僵了,看到邱婆子,提醒她別出來,“外邊冷,娘您還是屋裏待著吧,和表姑她們說說話...”

    “你四奶奶她們在呢...”

    山野白雪皚皚,寒風穿林而過,凍得人瑟瑟發抖,譚秀才說親戚到得差不多了,等接親的隊伍回來就開飯。

    “你表哥他們沒來呢?”

    邱婆子和娘家姐妹沒什麽聯係了,但人家說了要來,禮數自然要周全。

    譚秀才反應了一會兒才知她說的誰,往鄉間小路眺了眼,“我去村口瞧瞧?”

    譚三戶搓著手,“我和你一道。”

    “算了。”

    不是沒有來過,不會找不著路,專程去村口迎接反倒顯得自己有意巴結,她說,“你們忙了一上午,去院裏坐會兒吧。”

    “我們再等一會兒。”

    門框邊放了半籮筐的糖,差不多快見底了,譚秀才讓譚三戶收進去。

    今天是正席,親戚們都會早早上門,這會兒已近晌午了,想起什麽,譚秀才和邱婆子道,“羅家托田家送了禮來,我收著的...”

    “你先拿著吧。”

    紅白喜事,除了走得近的親戚會隨份子錢,鄰裏朋友都是雞蛋米麵,譚秀才收的東西,勢必是錢了,她說,“忙完了給你三弟妹就行。”

    照理說該給譚三戶的,但譚三戶碰都不敢碰,直讓譚秀才收著,理由是劉氏會懷疑他昧了錢,與其遭人冤枉,不如離遠點好。

    譚秀才應下。

    又過了一會兒,村道上仍不見人來,邱婆子說,“應該不會來了。”

    幾十年不曾走動過,論感情自然沒有多深厚,但前幾天算人數時,特意備了兩桌人,現在騰給劉氏娘家那群親戚也好,邱婆子說,“我去灶房看看。”

    又一盆菜起鍋,邵氏立刻端到架子上放著,穀子媳婦背個孩子站在門口,探頭問,“有要幫忙的嗎?”

    穀子媳婦昨個兒就來幫忙了,沒了婆婆約束,日子好過許多,誰家有事都愛幫忙,因住得近,和譚家關係好了不少,邵氏看了眼院子,“再等一會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