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家和萬事興譚秀才何樹森

第 135 章 135 時過境遷(1/5)

    兩個漢子被攆到街上,四五個攤販圍了過去,追近的芸娘頓了頓腳步,蹭蹭退到鋪子門口,喘著粗氣說,“嬸子..嬸子太虎了。”

    她一個婦人,若被兩人合力毆打,受傷了怎麽辦?

    青桃扯了扯嘴角,緩緩道,“我娘以前不是這樣的。”

    邵氏怯弱,做事慢條斯理的,人前不愛說話,邱婆子罵咧咧大半天她都不會吱一聲,私下更不會抱怨,所有事都聽譚秀才的,這麽多年來,也就因得了何樹森稱讚,天天往臉上抹脂粉是最膽大的行徑了。

    這樣的人,竟有勇氣當街追牛高馬大耍混的漢子,青桃說,“我娘是怕其他人效仿吧。”

    有攤販幫忙,很快就將兩人治服了,邵氏雄赳赳氣昂昂的攤開手,問他們拿錢。

    兩人驚慌失措的掏出銅板,因著恐懼,抓錢袋的手微微顫抖著,露出的半截手臂清晰可見上麵血青的齒痕。

    邵氏奪過錢袋,虎著眼凶道,“什麽不學,竟學人買東西不給錢,莫以為我是婦人就平白遭你們欺負...”

    她隻拿了賣包子的錢,將錢袋還給人模狗樣的男子,轉身朝幫忙的攤販作揖,禮數是跟譚秀才學的,她五官硬朗,姿勢笨拙,瞧著有些滑稽,攤販們未露出半分嘲笑,和邵氏道,“往後有什麽事您盡管吆喝一聲便是。”

    整個酷暑,全靠譚家給水喝,給地兒乘涼日子才不那麽難過,這份人情,有機會自然樂意還。

    “多謝了,我上有老下有小,好不容易有個營生的買賣,可不能讓他們攪亂了。”邵氏自認不是無知婦人,多少人眼饞她家的配方,她不凶狠些,遲早會被這些人弄得烏煙瘴氣。

    攤販們不住點頭,“是這個理。”

    邵氏拿著錢,迎著眾人打量的目光,麵不改色回了鋪子,嘴角一咧,扯出個歉意的笑,“讓大家看笑話了。”

    客人們怔怔的搖頭,目光眺向街上,漢子灰頭灰臉的朝遠處跑去,不禁擔憂,“此番丟了臉,他們怕會找機會來鬧,譚娘子還是報官吧。”

    官差什麽都管,之前有個老婆婆的雞從門縫鑽出去就是官差找回來的。

    邵氏笑容僵住,“不用吧。”

    許是出身鄉下,她從小就怕見官,總覺得進了衙門就出不來了,有客人說,“遇到事就該找衙門,你家相公是秀才,看到衙門老爺不用見禮,氣勢上將人壓住,其他人就不敢找茬了。”

    鄰裏間為了芝麻大點事請青天老爺做主的不在少數。

    邵氏猶豫,“我想想吧。”

    “剛才那兩人準是哪兒來的地痞混混,不給他點苦頭嚐嚐,以為你們好欺負呢。”

    這話說到邵氏心坎上,兩人拎著紙包跑出去時她低頭給其他人撿包子,壓根沒明白發生了什麽,直到青桃跑到門口,她才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麽,腦子亂糟糟的,沒想那麽多就衝出去了,現在想想,兩人若是引誘她到暗黑的巷子,合夥打她,她哪兒打得過,思及此,回頭問青桃,“要不要報官啊?”

    “等爹回來商量商量吧。”

    邵氏點頭,感激給她提議的客人,把要回來的銀錢給青桃,絮絮叨叨的說,“那麽大個人,身上兜著錢還做這種事兒,也不怕傳出去丟人...”

    “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鋪子就你和譚姑娘,要警惕些。”

    “嗯。”

    邵氏這會兒正在後怕中,無心和客人多聊了,賣完最後一蒸屜,急急關了門,寧肯燃油燈也不願開著門收拾。

    青桃看她點亮油燈,輕車熟路的拆蒸屜,細聲道,“幾個包子說值錢也不值錢,娘追出去要是受點傷得不償失,咱記下他們的長相,喊官差來,讓他們幫忙追。”

    “不是沒看到官差的影兒嗎?”邵氏心頭顫了顫,越想越害怕,“你說得對,往後再碰到這種事可不能不管不顧追出去,難保那些人不是調虎離山。”

    丟了幾個包子是小,錢要是被人搶走就虧大了。

    芸娘蹲在角落洗圍裙,聽到這話,不住點頭,見狀,邵氏眸色愈發沉了,“還是得讓你外公守鋪子。”

    邵老頭如果在,那兩人哪兒敢如此猖狂。

    “娘知道調虎離山?”青桃活絡氣氛道。

    邵氏斜眼看她,唇角微揚,“真當娘什麽都不懂呢。”

    哪怕不識字,但沒少聽譚秀才和其他人探討學問,除非耳聾,否則不會什麽都不懂,她撈過鍋裏的絲瓜瓤,邊洗蒸屜邊說,“娘這是真人不露相。”

    極少看邵氏往自己臉上貼金,芸娘極為捧場的說,“嬸子也是有大學問的人,否則不會生出青桃妹子這麽討人喜歡的閨女。”

    既誇了邵氏,又稱讚了青桃,邵氏樂得不行,“還是你會說話,今天的事兒你也看見了,不定什麽時候就有惡人來,狗子不在,你千萬莫逞強,遇到事派人知會聲...”

    想到遠水救不了近火,她給芸娘支招,“和鄰裏好好處,關鍵時請他們幫忙。”

    芸娘鄭重地應下。

    其實她也被嚇著了,幸好沒出事,要不然如何是好,鄰裏品行如何她不知,不過錢家離得近,她要和錢嬸子說說,讓那些學徒經過鋪子時留個心眼,幫幫她。

    這幾日天兒不好,黑得早,邵氏沒讓芸娘回家,“明早小楊要來拉包子,你坐他的馬車一道就回去了。”

    大晚上的,遭那兩人埋伏報複就不好了。

    芸娘也怕,“行。”

    經過這樁事,邵氏決定不把銀子放家裏了,譚秀才剛進門,她就把人拖到後院,讓他去趟錢莊,把銀子兌換成銀票,譚秀才雲裏霧裏,卻也沒反駁,“換多少?”

    “都換。”

    這半年來,掙了已有二百兩銀子了,留了幾兩應急,其他的都用藍色的棉布裹著塞給譚秀才,逢譚青文也在,她讓他給譚秀才作伴,還給他一把斧頭。

    譚青文一頭霧水,邵氏不欲解釋,“跟著你爹便是。”

    父子兩乖乖出了門,而去前邊幫忙的邵老頭從芸娘嘴裏知曉發生的事兒後悔不已,“我該留下的。”

    邵氏多年不做苦力活,力氣哪兒比不過他,有他在,輕鬆就能把人收拾了。

    芸娘說,“巷子裏有相熟的攤販,多虧他攔住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