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家和萬事興譚秀才何樹森

第 130 章 130 正軌(1/5)

    卸完車板出來的牛叔看祖孫兩聊得歡鬆了口氣,邵老頭沒來過府城,忐忑不已,一會兒擔心自己沒見過世麵,給女兒女婿丟臉,一會兒又擔心自己年紀大了,做事慢,幫不上忙,看他扶著蒸籠,表情放鬆,笑著和青桃說,“這鋪子地段好,後院寬敞,采光比之前的宅子好得多,搬到這邊來,不容易生病。”

    浣衣巷的人們靠漿洗維持生計,洗衣服的水順著院牆往外潑,濕漉漉的,住久了會得風濕,牛叔打量著鋪子裝潢道,“這錢花得值。”

    剛搬來那天邱婆子也這麽說的,青桃笑眯眯的遞過去一個包子,回道,“是啊。”

    這邊繁華些,白天喧鬧,入夜還是安靜的,不妨礙譚秀才他們讀書。

    牛叔咬了口包子。

    包子溫溫的,味道沒變,皮薄餡兒多,一口咬下去,肉香在唇間蔓延開來,他由衷讚了句,“還是你家包子好吃。”

    他拉貨的工錢不多,出門在外,舍不得大吃大喝,燒餅饃饃管飽就行,不太講究,但譚家的包子饅頭甚得他心,便是家裏幾個孩子也是吃了還想吃,他慢條斯理嚼了嚼,邵老頭笑容滿麵道,“不好吃就賣不出去咯。”

    府城的生意暫且不說,在清水鎮,譚家包子是出了名的,十裏八村沒有不知道的,村裏好些人向他打聽肉餡怎麽調的呢,邵老頭說,“做吃食就得手巧,她外婆也蒸過幾次饅頭,硬邦邦的,跟吃石頭沒什麽兩樣...”

    牛叔深有同感。

    他家蒸饅頭雖不至於像石頭,但趕手裏的酥軟細膩差遠了。

    譚家有今天,還得是老天爺賞飯吃,羨慕不來。

    說著話,不多時就將蒸籠清洗出來了,青桃關上門,邀他們去後院坐,晚風徐徐,槐樹隨風搖曳著,晚霞順著樹葉的間隙,輕柔的灑下斑駁的餘暉,邵氏端著飯菜走了出來,“這會兒涼快,咱在院裏吃飯如何?”

    鄉下人沒那麽多規矩,傍晚收工晚了,屋裏黑,全家便端著碗坐在門檻上吃,邵老頭拿走長凳飄落的葉子,笑得眼角起了褶子,“不等秀才和青文嗎?”

    “他們不回家吃晚飯。”

    邵氏看自家爹的舉措,知道他同意了,便讓青桃回屋搬兩根凳子出來。

    樹下擺了張四方桌,長凳也是有的,牛叔和邵老頭坐一邊,邵氏和青桃分開坐。

    一個回鍋肉,一個燒排骨,一個炒菌子,還有個蛋花湯,邵氏問邵老頭要不要喝酒,這兒離酒肆不遠,買酒極為方便,邵老頭搖頭,“晚上得幹活呢,我就不喝了...”

    他看向牛叔,牛叔也搖頭,“明早得找活兒呢。”

    他送邵老頭來府城是收了錢的,不想空車回清水鎮,明天就得早早去集市問有沒有送貨去清水鎮的,因此不敢喝酒。

    邵氏剛盛好飯,木門突然一響。

    白天她和青桃待在前邊,後院的門在譚秀才他們出門後就落了鎖,傍晚忙完才會開鎖,方便譚秀才進門,剛剛急著煮飯,忘記開鎖了,見狀,她起身站了起來,“誰啊?”

    “我。”譚秀才的聲音低低的。

    譚青文喊了聲娘。

    邵氏心下詫異,“你們怎麽回來了?”

    說話的間隙,擱下手裏的筷子,大步走了過去。

    門一打開,譚秀才一臉陰沉的走了進來,似是沒注意槐樹下的人,直直往屋裏走。

    譚青文提著書籃,不疾不徐的跟邵氏解釋,“夫子家有點事,我和爹先回來了。”

    餘光瞄到邵老頭,溫溫和和的喊了聲外公。

    也是他的一聲外公,快到台階的譚秀才轉過身來,表情沒來得及收,邵老頭局促的搓了搓膝蓋,主動打招呼,“回來了啊。”

    譚秀才點了下頭,轉身走了過來,“爹何時到的?”

    “剛到沒多久。”

    “累不累。”譚秀才神色恢複如常,又是平時彬彬有禮的模樣。

    邵老頭說,“不累,就是沒怎麽坐過車,不習慣。”

    剛上車那會,腦子暈得厲害,許久才緩過勁兒來。

    “有段路坑坑窪窪的,顛簸得是有些難受。”譚秀才說,“我每次也會不舒服一陣。”

    翁婿兩說著話,邵氏又進灶房盛了兩碗米飯出來,譚青文進屋放書籃,青桃借倒水追了進去,“出什麽事了?”

    “夫子想讓鄒姨給咱爹做妾...”

    妾是大戶人家的說法,普通百姓可不興納妾的,倒是有娶平妻的,青桃說,“咱爹因為這事生氣了?”

    譚秀才不願意,直接拒絕便是,何至於黑著臉?

    “不是。”譚青文往院裏瞅了眼,拉著青桃往門口站,小聲道,“夫子聽爹說起你,想和咱家結親,哪曉得袁冰娘心儀他兒子,聽說此事後,跑到爹麵前說了些難聽的話,爹氣著了。”

    表哥表妹暗生情愫的不是沒有,但兩人瞞著家裏人,夫子不明就裏,以致弄出這種事來。

    其實夫子早就表示希望兩家結親,譚秀才都轉移話題避開了去,不曾想夫子不死心,當著鄒姨母女兩的麵問了出來,袁冰娘立刻就怒了,罵譚家欺人太甚,既想霸占她娘,還想搶她夫婿。

    譚秀才一頭霧水,反應過來了,一言不發的拂袖而去。

    譚青文說,“我看爹好像不知道鄒姨的心思,袁冰娘明晃晃說出來,以爹的性子哪兒受得了?”

    在他眼裏,譚秀才一直克己複禮,循規蹈矩,袁冰娘的話對譚秀才而言是奇恥大辱,“爹怕是不會再去夫子家了。”

    “去了也是尷尬。”

    讀書人的名聲最是珍貴,日後真要傳出個什麽,遭殃的是譚秀才,青桃說,“先出去吃飯吧。”

    關於夫子家的事兒,譚秀才沒有多聊,邵老頭和牛叔不清楚緣由,也不會多問,便是邵氏亦沒多想,隻擔心米飯不夠吃,將自己沒碰過的米飯給譚秀才,自己去灶間燒水煮麵條。

    青桃幫她生火她也不讓,“你外公不出過院門,肯定不自在,你多陪陪他。”

    就這樣,青桃被推出了灶間。

    譚秀才臉色好看了許多,問起村裏的事兒,邵老頭侃侃而談,拘謹也不見了,“我沒想到這輩子還有機會來府城,都是占了你們的光,村裏眼紅的人老多了,還有跑到你爹娘麵前亂說,你爹娘性格好,不僅不生氣,還勸我別多想,甭管是兒子還是女婿,誰孝敬我就收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