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秀才何樹森

第 129 章 129 縣試(1/5)

    譚秀才愈發驚詫,“青桃和你說的?”

    家族興旺是個緩慢的進程,哪怕他進府學,從不敢肖想自己能帶著族裏走向興旺,唯願不辜負族裏幫襯,用心讀書考取功名,邵氏一後宅婦人,如何會有如此見識?

    估計是青桃告訴她的。

    青桃自幼聰慧,為人通透豁達,叔嬸們常常誇她做事老練穩重,全家恐怕就她有如此眼界了。

    邵氏彎眉,“聽客人們說的,知道你是讀書人,他們就問了不少...”

    讀書人地位高,譚秀才又做過教書先生,地位更甚,客人們每每問起,都露出敬重之色,聊得多了,邵氏懂得自然就多了,這種事放以前她可不敢想,現在生意有了起色,青文功課又有所進步,可不得把目光放長遠些?

    譚秀才好奇,“客人還會說這些?”

    “對啊,知道你教過書,問你的學生有沒有秀才呢。”

    教個秀才是有衙門獎賞的,邵氏沒有問過,此時提到這個話題,順口問了出來,譚秀才略感遺憾,“童生有好幾個,秀才倒是沒有。”

    細數教過的眾多學生,有兩個是最有可能考上秀才的,奈何家裏出了事,放棄走科舉了,譚秀才說,“仔細想想,教了這麽多年書,連個秀才沒有,我這個夫子挺不稱職的。”

    “將來就好了。”邵氏寬慰他,“你學問越高,能教學生的就越多。”

    “嗯。”

    但等他繼續教書恐怕得多年以後了,譚秀才有些感慨,“青桃還練字嗎?”

    青桃哪兒都無可挑剔,就是字寫得過於難堪了,邵氏懂他的意思,點頭,“練著呢,但好像沒什麽進步,青槐嘲笑她來著。”

    “青槐的字沒好看到哪兒去,他竟然有臉嘲笑青桃?”兒子和閨女在譚秀才心裏,閨女更重要些,當即跟邵氏數落起青槐來,“青文像他那個年紀,《論語》都倒背如流了,他背書不好好背,整天想著玩,我看他連青武都不如。”

    邵氏:“......”

    譚青武沒有差到和青槐相提並論的地步吧。

    談到兒子,譚秀才又說,“青文夫子家的孩子比青武還小,人馬上要下場考試了,青武倒好,整天惦記往鎮上跑,爹過生的時候我得回趟家,好好檢查檢查他的功課,不求他像他大哥出息,但也不能混日子。”

    邵氏不語。

    記得不錯的話,青文沒少挨罵。

    看頭發擦得差不多了,邵氏拿走棉巾,想起什麽,問他,“青武要下場試試嗎?”

    譚秀才從邱婆子嘴裏知道家裏的進項,不心疼錢了,“讓他試試,如果連縣試都過不了,看我怎麽收拾他。”

    遠在耕田村酣睡的譚青武忽然打了個噴嚏,壓根不清楚親爹的心思,白天田家送了肉來,指明給他補身子的,他奶給邵家送去了些,他尋思著出了什麽事。

    他奶除了偏心青桃,其他時候做事都極為公允,斷沒送禮是送邵家的時候。

    然而他爺不問,他也不敢多嘴。

    翻了個身,吼譚青槐小點聲。

    譚青槐說,“我教青陽認字呢。”

    “白天不行嗎?”

    “白天得背書。”

    譚青武抓過薄被蓋住頭,不管他了。

    譚秀才如果知道譚青武在家睡得這般早,怕是會拿荊條抽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譚青武都快成親的人,不潛心讀書,成家後心思恐怕更是收不住了。

    待頭發幹了,他隨意綁好,翻開書看了起來。

    邵氏又去前邊忙活了,調料用完了,得炒一炒磨成粉,還得把饅頭做好,肉餡倒是不急,她和肉攤老板說好了,天不亮那邊殺完豬就會送來,新鮮的肉剁成餡兒也新鮮。

    調料的香在鋪子蔓延開,邵氏說起自己和譚秀才的談話,“你爹以為我是無知婦人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