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秀才何樹森

第 32 章 032 東窗事發(1/5)

    說話的長臉老婦人不明所以地抬頭,見是她,臉上的表情僵住,其他幾人紛紛抬頭望了過來,其中有個是譚家族裏人,咧著嘴不自在地笑了笑,往旁邊挪開半步,喚青桃過去。

    石墩是多年前修橋剩下的,算是人們洗衣服必搶之地,夏天人多的時候一個石墩能蹲五六人,這會兒已有四人在了,青桃就沒過去湊熱鬧,而是走到朝她招手的牛家媳婦旁邊。

    牛家靠給人拉貨為生,常在村裏鎮上來回跑,邵氏就是托牛家媳婦捎的信,她似乎也是剛來,盆裏大半衣服沒搓洗,待青桃走近就問他青河傳話傳到了沒。

    “青河堂弟與我說了,勞煩嬸子專程走一趟。”

    “勞煩什麽啊,我剛出門就遇到你堂弟們,托他們給你帶個話我就沒去譚家找你。”

    牛家媳婦以做事細心周到而人緣好,本來準備親自去趟譚家告訴青桃的,無奈家裏來了客人忙著做飯抽不開身,恰逢聽到橘子樹邊有揮杆的聲音,走近了看是譚青河便讓他和青桃說聲。

    說著,她挨近青桃,壓低聲音道,“你牛叔說你娘好像得罪人了,幾個衣著富貴的人背後說你娘壞話。”

    青桃倒出盆裏的衣服,怔忡了下,“牛叔聽到什麽了?”

    牛家媳婦搓衣服的手停下,啞聲道,“諷刺你娘一個鄉野農婦性格粗鄙配不上你爹。”

    繼續搓衣服,“她們說你四弟與人打架鬥毆傷了人害怕被問罪偷跑回村躲著,一點擔當都沒有,皆因你娘沒把他教好導致他目中無人無法無天,子不教父之過,她們盡數歸咎於你娘身上,仿佛她是個十惡不赦的人恨不得以言語淩遲之,你牛叔素來不愛背後嘀咕別人家的事,這次聽不過去和她們爭執了起來,回到家還拉著一張臉。”

    想到男人憤懣不平的樣子牛家媳婦感同身受,牛家田地少,拉貨掙的勉強維持家裏開銷,家裏男人想拉遠點的貨,距離越遠得的錢越多,運氣好還能得賞錢,於是家裏男人常常去鎮上轉悠,但人家一問他哪兒的回答一句耕田村的人家就找別人去了,隻願相信熟人和熟人介紹的,牛家在清水鎮沒有門路,得不到人的信任,多虧譚秀才幫忙說話對方看在譚秀才的麵子把生意給了他們。

    這些年時不時跑一趟外地,掙的錢比在村裏多得多。譚家名聲有損,牛家生意也會受影響。

    乍然聽說這事她覺得男人小題大做,邵氏一介無知婦人怎麽會拖累譚家名聲,哪曉得家裏男人嗬斥她,“眼皮子淺的,譚秀才是讀書人,妻兒名聲不好他名聲能好到哪兒去?子不教父之過,譚青槐打人逃跑可算家教不嚴,譚秀才作為一家之主難逃議論。”

    牛家媳婦這才發現事情的嚴重,她問青桃,“你四弟額頭的傷真是打人落下的?你別多心嬸子沒其他意思,你爹是咱十裏八村的名人,背後眼中嫉妒他的不少,就怕旁人拿此大做文章抹黑你爹的名聲,而且我看你四弟秀氣斯文不像會把人往死裏打的…”

    青桃往盆裏裝點水,衣服放進去泡著,不緊不慢地說,“青槐沒打人,他是被人打了。”

    牛家媳婦詫異,“還有這事?”

    “嬸子知道高山村的趙家不?打青槐的孩子是趙家女嫁去鎮上生的。”

    牛家媳婦知道高山村趙家,雖然她嫁到耕田村不過十餘年但村裏的陳年往事她知道得不少,趙家女嫁去鎮上穿金戴銀是整個趙家的驕傲,他們逢人就愛聊這事,牛家媳婦聽了很多,尤其關於趙氏年輕那會迷倒多少男人的事兒。

    其中包括譚秀才,十幾歲的譚秀才心儀趙氏,有意去趙家提親,但趙家人瞧不起耕讀出身的譚秀才,相較而言更看重清水鎮上的商人,據說譚秀才因此鬱鬱寡歡了好些時日,趙氏出嫁後才振作起精神發奮讀書,為此把名字也改了,譚秀才是家裏老大,名大戶,決心走科舉後改新名為秀才譚秀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