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瀚,費如蘭全文閱讀小說

278【煎熬】(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盧象升很累,身心疲憊。

    不管是原有曆史,還是這一個時空,今年都有是否議和的大爭論。

    但戰和之爭,在清軍抵達北京時,就實質上已經結束。

    兵臨城下,還議和個鬼啊?

    滿朝君臣再怎麽智障,也不會幻想滿清打到北京還能議和。

    曆史上,盧象升、楊嗣昌、高起潛的矛盾核心,並非《明史》所寫的主戰與主和,而是戰略方針完全不同!格格黨

    盧象升屬於“主戰派”,主動作戰,伺機殲敵。

    高起潛屬於“避戰派”,囤積重兵,消極防守。

    楊嗣昌屬於“穩戰派”,分兵守城,切忌浪戰。

    楊嗣昌和高起潛,都指望滿清搶完就走。唯一的區別,是高起潛完全不敢打,楊嗣昌在十足把握之下願意打。

    為了阻止盧象升冒進浪戰,楊嗣昌甚至故意拖延糧草供給。

    “督師,糧草快不夠了!”

    “再派人回去請糧。”

    盧象升不但在跟滿清作戰,還在跟身邊的文官武將作戰。

    即便楊嗣昌調離北京,情況依舊無法改變。

    因為高起潛不願打野戰,盧象升麾下將領也不願打野戰。於是,前者克扣糧草,後者陽奉陰違,以此來逼迫盧象升不要亂跑。

    像王樸這種將領,統兵八千,關鍵時刻很可能不戰而退。

    對於邊鎮武將來說,即便整個北直隸被搶光了,隻要不被滿清打下北京即可。百姓被燒殺搶掠,這事兒與他們無關,他們隻想保住自己的部隊。

    保住了部隊,就算大敗而歸,皇帝都不敢從重處罰。

    失去了部隊,就算大獲全勝,也有可能莫名其妙丟官下獄。

    既如此,為何要主動尋求野戰?

    遠隔兩三百裏跟著,等滿清搶完離開,他們再“收複”失地不好嗎?

    盧象升正在巡視軍營,突然有一處鬧騰起來。他連忙騎馬過去,半路碰到報信的,立即問道:“出了何事?”

    “督師,李重鎮部鬧餉,說已經兩個月沒發餉了。最近還在減餐,都抱怨吃不飽。”報信者說。

    盧象升無奈歎息,騎馬過去安撫鬧餉士卒。

    他手持尚方寶劍,總督天下勤王兵馬。可高起潛卻是總監,監督天下兵馬,楊嗣昌不在北京,糧草全被高起潛控製。

    如果盧象升真被害死,絕不可能是被一兩人陷害。

    而是負責帶兵的文官武將都要害他,隻有盧象升死了,大家才不用打硬仗。隻有盧象升死了,才能安心守城,等著滿清自己離開!

    “報!!!!!”

    盧象升剛把鬧餉士卒安撫住,突然有探子來報:“督師,韃奴圍困巨鹿,巨鹿知縣派人求援!”

    “再探!”

    盧象升召集眾將議事,說道:“奴軍就在巨鹿城外,明日開拔南下!高監軍(高起潛)的大軍在臨清,我已派人請他合兵殺敵!”

    “此必韃奴圍城打援的誘敵之策,不可輕舉妄動。”王樸說道。

    李重鎮則說:“皇帝還不差餓兵,士卒缺糧缺餉,士氣低迷,不給足糧餉哪能打仗?”

    李國柱歎息道:“等高監軍的部隊合兵再說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