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最新章節

967【為國納妾】(1/3)

    在印度東南部,降雨最充沛的地區,跟隔壁的金吉國疆域完全重合。

    至於坦焦爾這邊,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看似雨量充沛,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降雨大部分在夏秋兩季,其他季節非常容易發生幹旱。

    南印度的兩次水稻播種時間:一是秋天雨季過後,等水位稍微退去,大約初冬進行撒種;二是冬耕稻收獲之後,稍微再等個把月,初夏等待雨水播種夏季稻。

    從溫度上講,這裏可以一年三熟。

    從灌溉來講,這裏頂多一年兩熟。

    想要一年三熟也行,必須大建水庫和灌渠,這種情況拖到幾百年後,即便21世紀也沒能得到改變。

    張大坤早晨醒來,妻子已經在做飯了。

    身為大同軍戰士,張大坤的作習比較規律。洗漱之後,便在家門口打了一套軍中拳法,修習片刻之後才回到屋裏。

    村社裏的幾大家族,被孫可望連根拔除,張大坤雖隻是普通士兵,但也分到一處小宅子。

    說是小宅子,其實能住十多人,還有專門的奴仆房間。

    見張大坤回屋,妻子立即端來食物。

    沒有咖喱。

    咖喱一詞的來源,正是南印度的“醬汁”,被葡萄牙人借用並傳播,目前屬於南印度的貴族菜。而且,此時的咖喱相對清淡,隻有辣椒和少量香料,而且不加黃油、洋蔥和番茄。

    擺在張大坤麵前的,隻有米飯和亂燉。

    妻子把米飯盛來,就跪在一邊,明顯要等丈夫先吃。

    “過來一起吃。”張大坤招手。

    妻子露出微笑,小心翼翼坐攏。這種情況,每天都在重複,張大坤若不招手,妻子就不敢上桌。

    張大坤是雲南人,小學都沒畢業,便在村子裏學木匠活。忙時耕種,閑時做木匠,年紀稍大又被招為農兵。

    農兵雖然不拿軍餉,隻在訓練時管飯,而且還會占用農閑時間。但窮困地區的農民,非但不抵觸,反而踴躍報名。三年農兵服役期滿,就有進城考警察的資格,正規師和巡檢兵也在農兵裏招人。

    一般人,還當不上農兵呢,張大坤跟村長是同宗,這才撈到做農兵的機會。

    這小子運氣好,隻當了兩年農兵,就被征召去做民夫。當時進攻越南阮氏,沒怎麽打仗就贏了,剩下的時間都在平定農民起義,而且這農民起義還是阮氏朝廷引發的。

    張大坤在運送糧草時,遇到一撥農民軍偷襲,他所在的運糧隊表現優異。張大坤提著長槍,捅死好幾個敵人,記功領賞回到雲南老家。

    有了軍功,家裏給他說親是更挑剔,足足挑了一年都沒順心的。

    就在這時,廣南府的退役士兵,原地轉業留在廣南。新兵全在雲南、廣西招募,張大坤能寫會算,又有軍功在身,非常順利的前往廣南省當兵。這婚事又給拖延了。

    聽說到了印度能做地主,還會給一筆安家費,張大坤沒有妻兒牽絆,立即跑去報名出海。

    如今,果然做了地主,如願分到四十畝地。

    張大坤對此非常滿意,那全是河邊的好田啊,即便有幾畝不靠河,卻也靠著引水灌渠。還不用自己耕種,因為有附著於土地的佃戶,每年等著收糧食便可。

    但有一點讓張大坤很不爽,或者說所有漢人地主都不爽。

    這裏的泰米爾農民,居然不挖茅坑,屎尿隨地亂拉,都不知道用來做肥料。當然,這裏的農民也會堆肥,但隻用牛糞來堆肥,其他人畜糞便完全不用。

    張大坤和其他漢人地主,分得土地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讓各自屬下的佃戶,趕緊挖茅坑儲存糞便。那些野外的糞便,也要立即收集起來。

    賤民佃戶非常聽話,首陀羅佃戶卻不幹,覺得收集糞便是賤民的事兒。

    脾氣很好的張大坤,氣得動手打人,總算讓首陀羅佃戶願意接觸糞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