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最新章節

805【中國鄉土工業發展模式】(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客房裏,一群人正在閑聊。

    有祁彪佳及其妻子和小姨子,還有他的一子一女和準兒媳。另有來自江西的劉淑英,來自河北的顏元,來自四川的唐甄,祖籍太原的閻若璩。

    年齡最小的閻若璩說道:“陛下無疑是鼓勵工商的,且以城市為中心發展工商,倡導商賈在城內外開設作坊和工廠,各級稅吏主要設置在城市,城郊的地皮也更容易申請。如此有幾個好處,一是城內外的百姓,可以就近去工廠做工;二是方便官府收稅;三是交通便利,原料和商品都能快速流通。”

    “確實如此。”唐甄點頭說。

    閻若璩家裏是經營鹽業的,唐甄家裏是經營絲綢和油料的,祁彪佳自己就是紡織工廠主。

    至於顏元的家世,可謂一言難盡。

    他親爹因為家境貧寒,過繼到同村的朱家做養子,顏元的曾用名是朱邦良。他親爹受不了朱家的歧視,竟然在韃子入關劫掠時,主動追隨韃子去了遼東,至今杳無音信。

    他的養祖父,是大明地方守備官,先投降李自成,接著投降多爾袞,還幫著滿清鎮壓起義軍,然後又投降李自成,最終被大同軍給公審處死。

    顏元因為年幼,沒有遭到牽連,寄居在恩師家中,並且改回祖宗的顏姓。

    他從小跟著恩師練習騎射,還學習兵法、醫術和術數,甚至還學過丹法打算修仙。河北的小學設立很晚,他被恩師送去學校讀書,跳級速度比官府辦學校還快,一度自學完小學課程,然後發現本縣竟然還沒有設立中學。

    順便一提,顏元的恩師吳洞雲,在大同軍、李自成、八旗軍混戰河北之時,關閉鄉下私塾主動投靠大同軍。

    一個五六十歲的小老頭兒,騎著劣馬,腰懸鐵劍,背負弓矢,手持長戟,頂著花白頭發奔至大同軍營。當即被任命為地方義軍首領,隨後協助組建農會分田,現在是博野縣中學的校長。

    顏元做了恩師的孫女婿……

    顏元問道:“朝廷的舉措,有哪裏不對嗎?”

    閻若璩指著祁彪佳說:“這個可以問祁先生,祁先生應該深有體會。”

    祁彪佳說:“縣郊人口眾多,招工倒是容易,但工廠地皮卻不夠。我隻能在鎮外尋了處坡地,申請拿地皮建廠。可那處坡地雖然貧瘠,卻依舊屬於耕地,官府批得很慢,足足等了四年才批下來。”

    閻若璩解釋說:“這是因為縣裏的官員,每年隻有很少的批地權限。他們為了繁榮縣城,為了收稅方便,集中批準城郊的地皮建廠。他們會等著每年移民,優先把城郊的農民移去北方,空出來的土地作為建廠的地皮。那些土地,有些非常肥沃,但還是違規批了。而村鎮的貧瘠土地,由於距離縣城太遠,很難得到官府的批準。”

    “確實,”祁彪佳點頭說,“我們那裏,縣郊已經無地可批了,所以才批準在村鎮建廠。”

    閻若璩說道:“這是不對的,朝廷和地方官府,一開始想法就錯了。就該以市鎮為中心批地建廠,不但適合建廠的貧瘠土地更多,而且可以就近吸納附近的農民做工。如此,辦廠的商賈得了便利,附近的農民也能增加收入。這樣一來,不至於讓城內外的百姓富庶,而遠離縣城的百姓卻隻能種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