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最新章節

804【已閱:狗屁不通】(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顧先生,《金陵工報》願給銀元五十塊,請先生為天下女子正名!若先生願署真名,潤筆費可漲到一百塊銀元。”

    一家報社還沒拿到執照,主編就已經親自上門約稿。

    顧炎武對此興致缺缺:“我沒心情寫字,你們另請高明吧。”

    主編以為是銀子不夠,說道:“顧先生可以自己開價,無論多少銀子,在下都可回去秉明東家。”

    “不寫,不寫,送客!”顧炎武叫來長隨趕人。

    把這位主編趕走,顧炎武獨自回到書房,盯著自己的《郡縣論》原稿發呆。

    他雖然很早就投效趙皇帝,但一直都在翰林院編書。

    就在前幾天,他把自己的大作《郡縣論》,呈交到皇帝麵前批閱。

    趙瀚的朱批是:已閱,狗屁不通。著令吏部,給這廝尋個缺,外放去做知縣。做滿三年知縣,再來修改《郡縣論》。

    這幾句批示,把顧炎武打擊得不行,自己信心滿滿的大作,居然被皇帝斥為“狗屁不通”。

    唐朝的時候,柳宗元寫過一篇《封建論》,駁斥當時某些人想廢郡縣而複封建。

    《封建論》的大致內容為:

    人類在原始階段,跟野獸一起生存,必須借助工具來求生。這種時候,就需要找個明辨是非的人,帶領人們抵禦天災和野獸。圍繞著這個領導者,就形成一個個族群,族群規模大了就產生軍隊,產生了首領、律法和政令。

    在長期戰亂當中,各個族群的人民,又需要更強大的首領,於是便產生了諸侯。一大批諸侯的出現,引發更大規模的戰爭,那就需要更強大的領袖來擺平,因此出現方伯、連帥之類的諸侯領袖。以此類推,最後出現天子。

    柳宗元又通過對上古到漢唐的論述,證明封建是政治形態的初級階段。封建不是聖人的本意,而是遵循當時的社會狀態。郡縣製的出現,是封建製崩潰的結果,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

    顧炎武的《郡縣論》,明顯是在柳宗元《封建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郡縣製已經到了崩潰邊緣。需要再次進行改革!

    顧炎武說,封建製的弊病大爆發,導致了郡縣製的產生。現在,郡縣製的弊病,也在明末大爆發了,可以推測郡縣製也會崩潰。但要重新變回封建製嗎?不能,封建製是落後的東西,要變也應該往前變,不應該往後變。

    又論述,封建製的弊病,在於權力太過分散。而郡縣製的弊病,在於權力過於集中,皇帝高度集權脫離了群眾。因此,必須以郡縣製為根本,加入一些封建製的元素。兩相調和,達到一種集權和分權的平衡狀態。

    以上內容都沒啥問題,但接下來的細節展開,成功獲得趙瀚“狗屁不通”的評語。

    顧炎武說,知縣應當改為縣令,從七品提升到五品。縣令必須熟悉當地風土人情,沒必要死守異地做官的規矩。讓縣令試著做三年,考評稱職再扶正。又做三年,考評合格可稱父母官。再做三年,如果合格,皇帝應當褒獎。再做三年,如果還稱職,給縣令漲工資,任命其為終身縣令。如果因老病而退休,可以舉薦下一任縣令人選。退休的縣令,在縣裏做顧問,一直發工資到死。被舉薦的人,也有三年試用期。幾個縣,合並為一個郡,太守也是三年一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