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最新章節

796【三都護府】(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趙瀚也覺得可行,對禮部尚書王調鼎說:“從百家姓裏挑選……算了,全部姓趙吧。普通姓氏,那些蒙古首領估計不樂意,便讓他們跟皇室一個姓。禮部商量著取一些名字,過幾日報上來,等開春之後派使者去草原賞賜姓名。”

    漢朝之後,一堆南匈奴首領姓劉,甚至出現劉淵這種鐵杆“精漢”。劉淵雖是匈奴人,但放在兩晉南北朝,絕對可稱得上仁義君主,甚至比大部分漢人皇帝更仁義。

    現在趙瀚決定賜姓,隻要大同朝廷權威還在,今後漠南蒙古諸部,那些首領必定世世代代姓趙。

    指不定哪天,還能冒出幾個“精同”的蒙古人。

    趙瀚繼續說:“河套那邊,李自成拒絕曹變蛟去收編軍隊。此事是我失慮了,開春之後,讓費如鶴親自去安撫李自成。費如鶴帶去河套的軍將,千萬不能有前明降將,避免刺激李自成及其部眾。”

    兵部尚書盧象升拱手道:“前番收到草原大戰的消息,兵部會同內閣和諸部,重新擬定了一份控製草原的方案。”

    “講。”趙瀚說道。

    盧象升說道:“北方地域,設三都護府管轄。各地皆恢複古名,譬如土默川,改為敕勒川。西拉木倫河,改為饒樂水。黑龍江,改為黑水……”

    趙瀚打斷說:“黑龍江這名字不錯,不必再改回去。”

    盧象升也懶得摳細節,繼續說道:

    “三都護府,皆沿襲盛唐舊稱。一為安北都護府,二為饒樂都護府,三為安東都護府(黑龍江都司)。”

    “安北都護府,治所設在歸化城(呼和浩特)。歸化城,改名雲中城。管轄河套漢民和察哈爾、土默特等部蒙古。轄內漢民,由朝廷指定漢官治理。蒙古諸部,設立十二都統府,十二都統皆由蒙古首領擔任。蒙古都統可以世襲,但必須提前得到朝廷冊封。但有過失,朝廷有權重新選定都統。”

    “饒樂都護府,治所設在三河交匯處。當建城池,城名未定,可為饒州。管轄科爾沁及巴林、翁牛特、烏珠穆沁等部。轄內漢民,由漢官治理。蒙古諸部,亦設十二都統府,與安北都護府一般無二。”

    “安東都護府,由黑龍江都司改名。原都司治所(哈爾濱),東遷至前明的奧裏迷驛站(同江),可在黑龍江與鬆花江交匯處建城,名曰黑水城。轄內漢民,有漢官治理。女真諸部,亦設都統府。”

    趙瀚拿來地圖仔細查看,基本認同大臣們製定的新方案。

    歸化城改名雲中城,雖然跟漢唐的雲中郡城位置有差。但差得也不遠,無非是托克托縣與呼和浩特的區別,兩地相距還不到二百裏。

    新的雲中城,背靠陰山,掌控著肥沃的土默川,地勢易守難攻,而且軍糧完全可以自足。遇到危險,山陝援軍可走黃河支援,河北援軍可走張家口直取察哈爾諸部。

    趙瀚說道:“饒樂都護府的治所,建城之後,就叫饒樂城吧。畢竟江西就有一個饒州,盡量避免重名。”

    科爾沁草原的饒州,是遼代設立的,就在饒樂水南岸。

    饒樂水這個名字,古已有之,並非遼國定下的。唐代叫饒樂都督府,當時屬於奚族人的聚居地。

    饒樂水,富饒安樂之河,從名字就能看出那裏土壤肥沃。

    黑土地啊!

    即將修築的饒樂城,在通遼市區以西二百裏,位於西拉木倫河、老哈河、西遼河交匯處。

    順著河流向西,是巴林部駐地,繼續往西可翻越大興安嶺南部餘脈,去打察哈爾部可以,去攻打漠北也可以。交通要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