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最新章節

764【格物學派】(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知障的存在,蒙昧心靈,就要有你所說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宋欽對心學不怎麽了解,甚至對理學也隻知皮毛,他對傳統的玩意兒不感興趣,一門心思全在科學研究上。

    但是,確實可以套層皮。

    李思孝繼續說道:“理學和心學的世界觀,其實沒有本質區別,我們不需要去推翻它,而是可以去使用它。”

    “因此,做研究的世界觀就有了。先有無極或者太極,也就是笛卡爾說的神。太極分兩儀,孕育氣理,衍生天地萬物。理,是心,是良知,是天地規則,也是人的思想能力。氣,是世間萬物,是我們研究的對象。”

    “而認識論也有了。我們不是聖人,不能生而知之。孔夫子,孟亞聖,也隻是至聖先師,不是真正的聖人。他們說的話,不一定是對的。所以我們要懷疑,要理性研究世界。任何不能被清晰證明的道理規則,我們都要去懷疑。即便是孔夫子說的,也應該懷疑。用懷疑去研究一切,既陽明公所言在事上磨工夫。為善去惡是格物,善是真理,惡是偽理。”

    “於是方法論也有了,就是笛卡爾說的那些!”

    宋欽隻是不關心俗物,卻非真正的傻子。

    他知道自然科學研究,現在還屬於旁門小道。當今皇帝支持,今後的皇帝卻不一定,甚至還有可能打壓和反對。想要讓自然科學被認可,想要成為學術主流,就不能摒棄傳統的一切。

    突然,宋欽笑著說:“你我兄弟,一起來做這件事如何?”

    李思孝高興道:“正有此意!可惜使節團當中,沒有真正的大儒。我們兩個,隻能先定下大致框架。等回到南京,再去拜訪名儒。要尋那些開明的儒士,比如黃宗羲、顧炎武之類。他們批評也好,鼓勵也罷,反正請他們指摘錯漏。再號召欽天院的學者,全部都來充實此論。假以時日,必成正果!”

    一句話,兩人想借儒學套皮,用儒學的老瓶子,來裝科學的新酒。

    這種事兒再正常不過,特別是到了明末,中國思想界簡直群魔亂舞,五花八門的思想一大堆。就連水火不相容的理學和心學,都被改良之後套在一起,形成各種各樣的新式學派。

    李思孝的這套理論,在無數新思想當中,其實並不顯得太離譜,因為更離譜的大有人在。

    如今不是傳統理學在壟斷學術界,是誕生新思想的最佳時期,也是自然科學形成理論的最佳時期。

    他們的核心觀點,是孔夫子說的不一定對,也就是科學的懷疑精神。這種思想同樣不出格,明末非孔之人不在少數,許多儒生都想衝破孔孟牢籠。隻不過,曆史上被滿清打斷了而已。滿清為了確立正統性,把孔夫子給豎起來,活躍的、先進的思想,全部都在強權之下夭折。

    “程朱有理學,陸王有心學,我們這個該叫什麽?”宋欽問道。

    李思孝微笑道:“我們研究世界,世界觀與理學大體一致。關鍵在於格物,而格物又重懷疑,在懷疑中格物之真理。便叫‘格物學’如何?說不定百年之後,有人以你我之姓,把格物學稱為‘宋李之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