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最新章節

524【皇城巍峨】(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午門之內,才算真正的紫禁城。

    紫禁城中央是三大殿,兩側有文武樓。兩側更外麵,是文華殿、武英殿等殿閣,閣臣和中書舍人在此辦公。

    殿閣靠北處,分別有東西宮。

    這些建築更北方,用城牆圈起來,那裏才是皇帝的後宮。

    後宮的麵積,大概是整個紫禁城的三分之一,還不到整個皇城十分之一。

    所以現在明白,為啥要招募那麽多女官和宮女了吧?

    皇城之內,有內廷存在,有很多機構衙門。以前是太監和宮女在管理,今後是女官和宮女在管理。她們中的大多數,就算留下不肯走,在皇城裏工作一輩子,也許一次紫禁城都不進,可能連皇帝的麵都見不到。

    皇城絕大部分女官和宮女,都是純粹的雇傭工,跟在民間打工隻地址不同。五年合同期滿,又沒有被提幹,那麽就拿著工資走人,回民間找好人家嫁了。

    現在的人手,其實還不太夠,女官和宮女的總數,應該在三千人以上。

    如果趙瀚的子孫,學大明搞出什麽象房、豹房,那麽皇城員工還得繼續增加。比如象房員工,就是一群動物飼養員,裏麵獅子、老虎、大象、長頸鹿,啥玩意兒都有,最初是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祥瑞。

    百官跟著皇帝、後妃,一起從大同門進入。

    這種機會不多,隻有遇到大型活動,比如祭祀天地什麽,官員才能有幸出入大同門。平時就算上朝,都得繞一大圈子,七彎八繞的,從心理讓增加皇城的威嚴和神秘。

    一路穿過午門、應民門(奉天門),便來到影視劇經常出現的那個廣場。

    平時上早朝,百官都是在此列隊,等著上朝時間到了,再分成文武兩班走進奉天殿。

    “奉天殿”改為“敬天殿”,功能沒改,就是用來召開朝會,或者舉行重大聚會的地方。

    “華蓋殿”改為“治民殿”,皇帝在此批閱奏章——明清兩代皇帝,喜歡在乾清宮辦公,隻在華蓋殿閱覽祭祀相關奏章。另外,這裏是皇帝上朝之前,休息打盹兒的所在。

    兩大殿改名之後,似乎一下子變土了,但全天下讀書人,肯定知道它們的出處。

    皆來自《尚書》!

    “天不可信,我道惟寧王德延,天不庸釋於文王受命。”

    上天的眷顧,不能作為依賴,隻有延續推廣文王的仁政,上天就不會收回降於文王的天命。

    “嚴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懼,不敢荒寧。”

    恭順敬畏,以天命為準則治理百姓,兢兢業業,不敢荒廢,這樣才能延續國祚。

    改成“敬天殿”和“治民殿”,便是《尚書》傳達的“敬天保民”之意。

    即:做皇帝的,做官員的,不要覺得大同朝廷天命所歸。天道莫測,天命無常,應該對上天心存敬畏,又要對百姓仁愛有加,必須兢兢業業治理國家,才能一直獲得天命眷顧,才能一直保持國泰民安。

    敬天,奉天,一字之差,內涵迥異。

    三大殿的謹身殿,趙瀚沒有改名字。這裏是皇帝更換朝服的地方,也是冊立皇後、太子的地方,同時也是皇帝臨時休息之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