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最新章節

359【春聯】(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還是那句話,給出去的東西,你沒法再收回來。

    想要收回來,就得擴充官吏數量,行政成本直線上升。

    各城市的官員住房,趙瀚都不敢建得太好,隻比廉租房稍微闊氣一些。

    這是在吸取大明的經驗教訓!

    朱棣遷都北京之後,就建了許多官員住宅,也是分給官員居住,等官員退休之後再收回。

    結果呢,隻幾十年時間,京官都沒地方住了。

    因為越來越多的官員,在分到房子之後,別說退休,就連死了都不把房子交出。

    於是從明代中期,京官住的房子,要麽皇帝賞賜,要麽自己購買,要麽出錢租賃。

    以北京高昂的房價,京官若是不貪汙,每月交完房租之後,工資隻能勉強過日子,請丫鬟仆人根本別妄想。

    趙瀚要在每座城市,都建一些樓房,讓官員免費居住——注意,免費居住,不交房租的!

    異地調任,房屋退回,不退就撤職。

    致仕退休,房屋退回,不退就取消兒孫三代的做官資格,因為官員在老家是有戶籍和房子的。

    這種政策看似嚴厲,估計持續時間也有限。等趙瀚死後幾十年,或許就會出現官員霸占房屋的現象。

    所以,官員的樓房不能修太好。

    但又必須比廉租房好得多,否則會打擊官員的積極性。

    官員住房,規格是兩室一廳。

    而廉租房隻有一室,窮人全家擠在一室!

    說實話,抑製腐敗是個大問題。

    趙瀚給官員的工資,雖然比大明要高得多,卻不能滿足他們傭人成群的願望。這在古代是理所當然的,似乎做官就該有很多仆人。

    秦良玉跟趙瀚聊得很融洽,從駐防聊到官吏,又從官吏聊到民生。

    秦良玉突然說:“我在南京看到一種盤娘糖,是用番薯製作的。聽說番薯產量很高還不挑地?”

    “石砫還沒引種嗎?”趙瀚問道。

    “隻引種了苞穀(玉米),有時候也種高粱,”秦良玉歎息,“石砫山多地少,能種稻米的土地不多,土民都生活艱難得很。石砫還算好的,這些年輕徭薄賦。旁邊的酉陽宣撫司,那才是一言難盡。本來就很窮困,土司還橫征暴斂,前些年甚至激得土民暴亂。”

    趙瀚說道:“這種土司須得嚴懲。”

    秦良玉知道怎麽嚴懲,昨天她問過南京勳貴的下場。

    上了年紀的全部處死,青壯打散了扔去各個礦山,女子嫁給移民北方的單身漢。若有孩童,由生母帶著改嫁。

    手段非常殘酷,還不浪費人力資源。

    秦良玉問道:“可否給些番薯種子,老身帶回石砫引種。”

    “這個自然可行,”趙瀚說道,“選那些大番薯做薯種,埋到土地會發芽長藤。再剪下藤蔓插栽,一年就能插出幾十畝番薯地,幾年之後就能推廣到整個石砫。”

    秦良玉笑道:“不料都督對農事也精通。”

    趙瀚擺手說:“我也隻知一個大概,等老夫人回去的時候,我派幾個精通番薯栽種的老農跟隨。這細節之事,還得老農說了算。”

    馬萬裏坐在旁邊聆聽,急得想要抓耳撓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