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有女當家

第 137 章 回村(2/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錢栗樹補充道,“比短塾有趣。”

    青桃莞爾,“短塾的夫子隻教算賬識字以求找個營生的活計,工塾出來能入仕為官,期許更高,內容自然更豐富。”

    錢栗樹點頭,問她,“這些布放哪兒?”

    “搭在籮筐上吧。”

    包子已經上鍋蒸著了,邵氏循聲而來,邊收拾邊看譚秀才買回來的,糕點是給族裏人的,布匹是給幾家長輩的,成衣則是給自家人買的,另外還有幾本書,幾支筆,是給娘家侄子的,確定沒有遺漏的,邵氏才問錢栗樹,“親事有著落了嗎?”

    錢娘子曾來找過她,請她給錢栗樹說門親,可她認識的小姑娘並不多,配得上錢栗樹的就更少。

    “不著急。”錢栗樹問,“我娘是不是找你了?”

    “你娘也是擔心你,在村裏,這個年齡拖著不說親會被人說三道四,青桃堂哥就是這樣的。”

    錢栗樹不以為然,“我又沒住在鄉下,流言何懼。”

    “傳出去終究不好聽,你娘跟我打聽浣衣巷的廖家姑娘了。”邵氏道,“趁著年輕,好姑娘由你挑,歲數大些,就是別人挑你了。”

    青桃眉心跳了跳,似乎說反了吧,這種話不都說給女子聽的嗎?

    想到耕田村好多娶不著欺負的漢子,邵氏的話似乎不無道理,姑娘不愁嫁,男子是更著急些,就說王山媳婦,四處替兒子說親,生怕過兩年愈發沒人看得上她兒子。

    但錢栗樹生得俊俏,家境又好,不會娶不著媳婦的。

    “無妨。”

    看得出,錢栗樹不太想聊親事,邵氏識趣的說起其他,“你們回清水鎮過年嗎?”

    “我爹接了活兒,回不了,年後會回去。”

    “有空了來耕田村玩...”

    “好。”

    邵老頭又買了兩捆柴回來,院裏響起劈柴的聲響,邵氏跑出去一看,哭笑不得,“咱明天就回村了,您怎麽不歇歇啊。”

    “我又不累,歇什麽歇啊,多劈點柴火囤著,以防正月柴火漲價。”

    邵氏無奈,由著他去了。

    之前忙得暈頭轉向,一家人沒好好坐在一起吃過飯,晚上,邵氏和青桃下廚做了幾樣拿手的好菜,大家吃得滿嘴油光,因回家過年要待些日子,吃過晚飯,羅狗子和芸娘回了梨花巷,約好天亮來接他們。

    待人走後,全家將宅子裏裏外外清掃了遍,確認收拾妥當,一家人才歇下。

    許久未回,耕田村沒什麽變化,賣地稻田覆著厚厚的雪,樹枝綴滿了晶瑩剔透的雪條,分外壯觀,車一進村,譚青槐就帶著四五個孩子跑了過來,數月過去,他皮膚黑了些,衣袖和褲腳有些短了,衝到最前邊,咧著滿嘴白牙道,“遠遠我就猜到是你們回來了,三姐,我們在竹林挖著冬筍了。”

    譚青槐擦了擦鼻尖,獻寶似的從籃子裏拿出幾截脆嫩的筍子。

    青桃撩著車簾,忍著刺骨的寒風和他說話,“竹林風大,你不怕冷嗎?”

    譚青槐踮著腳,雙腿不住顫抖著,嘴硬道,“不怕啊,可好玩了。”

    竹林雪厚,冒頭的冬筍少之又少,他們拿鏟子將雪鏟走開,一寸一寸找的,譚青槐說,“三嬸讓我們多挖些冬筍,給青牛堂哥成親請客時吃。”

    離譚青牛成親還有幾日,但家裏明顯拾掇過了,老舊的桌椅泛著新色,門前也掛起了紅色的燈籠,於青色院牆間格外顯眼,青桃問,“三嬸買的?”

    “對啊,不止院門,院裏也掛了燈籠的。”

    隻是燈籠裏沒有放燈燭,夜裏亮不起來,譚青槐吸了吸鼻涕,不像以前圍著車等糖吃了,譚青河他們也不曾詢問,青桃將備好的糖遞過去時,堂兄弟穩重的對視了眼,齊聲道,“我們又不是小孩子了,怎麽還給我們買糖?”

    “你們不愛吃糖了?”

    譚青河毫不猶豫的點頭,譚青槐則糾結了下,目光炯炯盯著小竹籃看了幾眼,最麵上的是糖,底下是花生瓜子,過年時人們必備的零嘴,他擦擦手,拿過小竹籃,“買了不吃是浪費,我還是吃吧。”

    話落,抓起竹籃裏的糖,挨個遞給圍過來的孩子。

    馬車已經到了門前,除了譚廣戶,其他人都迎了出來,搬籮筐的搬籮筐,拎背簍的拎背簍,有人幫忙,幾下就把馬車清空了,譚秀才留羅狗子進屋坐一會兒,羅狗子搖頭,“芸娘還等著呢,我就不進去了,青牛堂弟成親我再過來。”

    說完,調轉馬車,緩緩離去。

    譚老頭拍著煙杆,跟譚秀才感慨,“這孩子出息。”

    “嗯。”譚秀才端詳自家爹的臉色,問他身體怎麽樣,譚秀才低頭看自己的胸膛,“好著呢,前晚還跟廣戶進山打獵了呢。”

    譚廣戶不愛種地,村裏都說他打獵是不務正業,入冬後扛回來兩頭野豬後,村裏人再不冷嘲熱諷了,小兒子上道,譚老頭隻覺揚眉吐氣,做事更有勁了,邊往院裏走邊說,“你在城裏讀你的書,別擔心家裏。”

    接連兩個孫子要成親,家裏又要添人,他不勤快點,這點家底哪兒夠啊,他看了眼被青桃扶著的邱婆子,“你娘的腰也不疼了。”

    “娘吃藥吃好的?”

    “她那病說重也不重,幾隻豬蹄下肚就沒事了。”

    譚秀才沒說謊話,劉氏在鎮上,隔三差五托人送豬蹄回來,接連吃了兩個月豬蹄,別說邱婆子的病好了,他都跟著胖了些。

    劉氏和邵氏走在最末,聽到這話,大聲道,“娘的病就是年輕時累出來的,大夫說好吃好喝養著,一百歲不成問題。”

    她手裏有錢,想買什麽就買,完全不用束手束腳,豬蹄是從田家買的,得知給邱婆子補身子的,田家沒怎麽收錢,劉氏跟邵氏說,“田家是厚道人家,收紅薯那陣,田家怕家裏人手不夠,想來家裏幫忙呢。”

    梨花兄嫂將她當女兒養的,極為看重這門親事,諸多照顧劉氏不說,對譚家也好。

    她說,“自古都是男子去嶽家幫忙,哪兒有反著來的,我沒答應,但邵家那邊走得勤,爹娘拒絕不了。”

    劉氏能拒絕田家因她是長輩,可邵家是邵氏的娘家人,邱婆子和譚老頭喊不動,她反對也不管用,倒是劉家,明知家裏忙,不想著幫忙,盡想在她身上撈好處,什麽人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