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有女當家

第 134 章 134 霸王餐(1/5)

    邵氏煮好晚飯去鋪子時已經不見何樹森和汪氏的影兒了,見青桃在灶台邊洗鍋刷蒸籠,便隨口問了句。

    青桃抬眸,咧嘴笑得歡,“回了。”

    夫妻倆離去時都不太痛快,汪氏強忍著怒意,急吼吼的催著回家,而何樹森滿臉遲疑,擺明不想走,奈何那會人多,無人顧及他們,想必心裏氣得不輕。

    聞言,邵氏臉上沒什麽情緒,就好奇,“他們來做什麽?”

    上次就鬧得不愉快,她以為汪氏不會再來了。

    青桃朝牆邊坐著歇涼的譚秀才瞟了眼,邵氏順勢望過去,搖著扇子的譚秀才微微一頓,小聲說,“他來借我月試的答卷。”

    青桃怔了怔,“爹沒借?”

    何樹森走的時候兩手空空。

    譚秀才掩嘴咳了下,輕聲道,“我先答應了別人。”

    他不怎麽撒謊,話落,臉就紅了透,在何樹森麵前他泰然自若,篤定何樹森沒辦法戳穿他,而青桃是他閨女,自己表裏不一,會不會教壞孩子?

    思忖間,他又補充了句,“你大哥沒看過呢。”

    意思是留給譚青文。

    青桃眨眨眼,沒有再問,邵老頭出門找拉潲水的人還未回,邵氏過去幫著洗蒸籠,悄悄問青桃,“你何家嬸子還說什麽了?”

    汪氏不是好相處的,她怕青桃吃虧。

    “打聽咱掙了多少錢,想學咱的手藝。”

    “果然。”邵氏撇嘴,“無事不登三寶殿,一看到她我就猜到沒好事。”

    青桃舀出鍋裏的髒水,添清水洗第二遍,壓低聲道,“娘不在的時候,趙姨也來了。”

    “趙氏?”邵氏蹙眉,“她來做什麽?”

    “誰知道呢。”

    趙氏說什麽青桃都沒接茬,還將話題引到何家頭上,趙氏沒有揪著鋪子的事兒說,以趙氏的性子,鐵定會去何家,也不知何家是何態度,青桃說,“咱堂堂正正做人,沒有對不起她的地方,她真要胡攪蠻纏,咱不給她臉便是了。”

    她是怕邵氏軟弱,人前落了氣勢。

    邵氏沒想那麽多,往牆邊瞅了眼,說起其他,“芸娘呢?”

    “回去了。”

    邵氏和邵老頭回來,她一外人待著不自在就回去了,青桃留不住,和邵氏說了芸娘開鋪子轉賣她家包子饅頭的事兒。

    “她是個勤快人,哪兒閑得住,找點事做也好。”對於這件事,邵氏挺支持的,“她那邊生意如果好,咱怕是得多請個人專門揉麵才行。”

    “我和狗子哥說每天賣他八十個包子饅頭...”

    邵氏說,“夏天還好,冬天人們愛吃熱食,八十有點少了。”

    “那時候再說吧,芸嫂子一個人在家,真要忙不過來,累的還是自個兒。”

    “也是。”

    母女兩洗完蒸籠,擦幹淨灶台,邵老頭領著收潲水的來了,兩桶一文錢。

    將潲水桶洗幹淨,全家這才往後院走。

    譚秀才和譚青文第一次來鋪子幫忙,累得話都不想說,耐不住邵老頭這個長輩在,強撐著精神和邵老頭寒暄。

    “地裏的玉米收完了?”譚秀才問。

    邵老頭進門就吃了兩個肉包子,完全不餓,神采奕奕道,“是啊,風調雨順,收成比去年好,你娘想蒸些玉米饃饃給你捎來,菊花攔著不讓。”

    莊戶人家沒什麽好待客的,玉米一熟,老婆子就惦記給女兒女婿蒸饃饃。

    “大勇科考還得花錢,有糧食就攢著吧,城裏方便,想吃什麽都有。”譚秀才問起大勇縣試的事兒,邵老頭立刻嚴肅起來,“夫子誇他底子好,縣試能過,他起初自信滿滿,看了你送的書,心裏沒底了。”

    他們說話,邵氏和青桃進屋端飯菜,出來聽到譚秀才說,“有些書以後能用到,現在淺讀即可。”

    “菊花也這麽和他說的。”落座後,邵老頭微微放鬆下來,“讀書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他連童生都不是,有些書看不明白也正常。”

    “是這個理。”接過邵氏遞來的筷子,譚秀才又問起青武和青槐來。

    聊到兩個兒子,邵氏忍不住笑了,“青武見天往鎮上跑,心思沒用在讀書上,得知要參加縣試,就差沒捂頭嚎哭了,青槐的性子你也知道,人不大個,做事天不怕地不怕的,直說能過縣試。”

    她不清楚兩個兒子的學問,但青武進學要早幾年,他若沒機會,青槐想必也過不了,隻能像青桃說的,感受縣試的氛圍。

    索性手裏有錢,報考費她給得起。

    “青槐是有些小聰明的,如果靜心讀書,不是沒有這個可能。”譚秀才不怎麽關心小兒子的功課,但在家時,青槐常圍著青桃轉,有青桃教導,沒準真能過縣試。

    即使如此想,心裏仍不太相信青槐,倒是青武,譚秀才說,“和田家的親事已是事實,他怎還不收心學習?”

    中午的豬蹄和鱔魚沒有吃完,邵氏另炒了份回鍋肉,一份青菜,一個雞蛋菌湯,她給邵老頭夾豬蹄,無奈的說,“我說過他了,他要混混度日,成親後就跟著爹下地幹活。”

    不吃苦不知掙錢累。

    邵老頭扶著碗,忍不住替青武說話,“先成家後立業,青武自幼跟著秀才,耳濡目染也學了不少,過縣試遲早的事兒,你別逼太緊了。”

    他活得久些,說起兒時聽的故事來。

    有戶人家的大兒癡迷讀書,天天悶在屋裏,不問其他,奈何時運不濟,每次都卡在院試這關,多年都沒考到功名,家裏人覺得沒指望,便讓他出去找點事情做,他認為秀才近在咫尺,堅持不肯放棄科舉,家裏人嫌他是個累贅,天天在院裏罵,同窗幫他找個算賬的活計,知他死板,日日將賬目送到他家裏來,他天天撥算盤,沒多久瘋了。

    這個故事譚秀才也聽過,有段時間,他將自己關在房裏,哪兒都不去,專心致誌的看書,邱婆子擔心他出事,和他講了這個故事。

    但青武的情況略微不同。

    他說,“青武生下來比他幾個堂兄弟過得好,不逼逼他,不會爭氣。”

    做爹的如此說,邵老頭便不好多言了,邵氏知道青桃愛吃青菜,給她夾了一筷子,和邵老頭說,“我和他爹都不在家,不威脅兩句,他當真無法無天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