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漏之王

第三百五十八章 自作多情(1/2)

    陸曉峰和石展輝盯著這些展品,一個個開始看了起來。

    這是一場小拍,展示出來的拍品大多數價格都不是很高,主要以書畫和瓷器為主,也有一些文房四寶。WwWx520xs.

    在每一件展品前麵,都寫了各自的起拍價,這些拍品價格都不是很高,很多都隻有幾萬塊左右,也有不少起拍價隻有幾千塊!

    陸曉峰這是第一次參觀預展,他會仔細觀察,對於感興趣的展品,他也會動手摸一摸。

    每家拍賣公司都有自己的鑒定師,但是各家鑒定師水準不一樣,像是一些大型的拍賣公司,他們的鑒定師水平都是非常高的,拍品經過這些鑒定師的手,再想撿漏,那就隻能通過拍賣場的技巧撿漏!

    嘉城的規模並不大,他們的鑒定師也很一般,陸曉峰看了片刻,就已經見到兩件贗品存在!

    出現這個後果,這算是正常的,隻能說鑒定師水平不行,這並非是拍賣行故意這樣做的!

    很快,陸曉峰站在一件拍品前停住了,這是一件折扇,扇麵是梅蘭芳作畫,程硯秋題詞,送給白雲生的,前麵兩位都是京劇大師,白雲生則是昆曲演員。

    陸曉峰之所以停留下來,並非是有什麽異常,隻是覺得梅蘭芳和程硯秋這兩個名字熟悉。

    現場有不少近現代畫家的作品,陸曉峰看到之後,感覺作者很陌生,這些人名氣都不大,當然作品價格也不高。

    陸曉峰學畫之後,對於書畫的鑒賞能力突飛猛進,他能夠看得出來,現場書畫的藝術水平有高低之分,有些書畫水平相對較高,但是因為畫家本人名氣不大,因此起拍價並不高!

    也有一些是名家作品,但是卻是敷衍之作,並沒有完全發揮出應有的水平,隻是因為名氣大,因此價格很高。

    陸曉峰再次站定下來,在他麵前放著一隻乾隆年製茶葉末釉貫耳瓶。

    這種茶葉末釉在雍正之後的清宮檔案中稱為“廠官釉”。

    清代學者藍浦記載:“康熙年臧窯,廠器也。為督理官臧應選所造,土埴膩,質瑩薄,諸色兼備。有蛇皮綠、鱔魚黃、吉翠、黃斑點四種尤佳。”

    “廠官釉”當時便視若秘釉,禦窯廠專燒僅供皇室使用。

    眼前這件茶葉末釉貫耳瓶,器型方正,器身光素,色澤蒼雅,底部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書款。

    陸曉峰伸手摸了片刻,他確定這是一件真品。

    康雍乾三代官窯瓷器,向來價格高昂,這件貫耳瓶標價一百萬,算是這次拍賣會上價格最高的幾樣東西了。

    不過,相對於這件拍品的真正市場價,還是差了不少,想必現場拍賣,肯定會非常激烈!

    陸曉峰見到一隻像是紫檀鏤雕的筆,這隻筆成紅色,帶有筆帽,看起來很雅致,標價十萬。

    石展輝介紹道:“陸先生可以看一看這隻筆,這隻筆很不錯!”

    陸曉峰駐足,他伸手拿起了這隻筆,隻是一上手,陸曉峰不由愣住了。

    這隻筆看起來像是紫檀材質,在外麵刷了一層紅漆,但是放在手裏卻有一種微微的溫意,這分明是象牙!

    陸曉峰伸手拔開筆帽,正常的毛筆,都是不做筆帽的,因為太過浪費,但這隻毛筆因為用材珍貴,為了保存,特意做了筆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