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小說

第八百零三章 報館(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故事梗概由陳慶口述,然後由趙巧雲進行發揮撰寫,結果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小說連載竟然成為《京報》大火的賣點,幾乎所有讀者每天都在等著更新。

    望著窗外紛紛揚揚的雪花,陳慶按下發兵去河西走廊的衝動,河西走廊之事隻能等開春再考慮,現在他還是要集中精力把《京報》的影響力搞上去。

    陳慶抓起椅子上皮襖,吩咐道:“備車,去西大街!”

    .......

    《京報》報館位於西大街,占地約十畝,這塊地是陳慶買下,事實上,《京報》完全是陳慶個人投入本錢,先後投入了一萬貫錢,才使《京兆》以超常的速度運轉並發展起來。

    這一萬貫錢主要是買土地和房宅,另外一個大頭就是買下那批活字和雕版,光上好雕版就有三千多塊,活字幾萬個,楊天放隻開價三千貫賣給陳慶,這個價格極其便宜。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批活字和雕版的所有權並不是楊天放的,而是向家的財產,最早是歸楊天放的父親,但向家已經花一萬五千貫錢買下,向家老小悉數被女真人擄走後,這批活字和雕版又歸楊天放所有。

    這次陳慶把他們救來京兆,楊天放實在不好意思大開口,便以三千貫的價格賤賣給了陳慶。

    有了陳慶的財力投入以及官府的支持,短短二十餘天內,《京報》就發展到三萬份的發行量,每份十文錢,每天三萬份,正好是保本的門檻。

    但對陳慶來說,報紙賺不賺錢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輿論武器,。

    馬車在報館門前緩緩停下,陳慶從車廂裏走出,兩邊各有數十名騎兵舉著大盾護衛。

    大管事楊天放和主筆管事劉征迎了出來,楊天放是負責整個報紙的運營,但內容這一塊他不擅長,很巧合的是,原本《京報》主筆管事劉征就在京兆,開了一家學堂糊口。楊天放找到他時,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參見郡王!”二人一起躬身行禮。

    “兩位辛苦了!”

    陳慶跟隨他們進了府宅,這是一座三進住宅改成的報館,前麵的下人房變成分發報紙之地,中庭是文案房,相當於編輯部,左右兩個大院子是排字房、校正房和印刷工坊,後宅變成了刻字房和倉庫。

    陳慶在前院的貴客堂內坐下,有茶童給他上了茶,他笑問道:“現在有什麽困難沒有?”

    楊天放苦笑道:“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人手不足,活字不足,導致印刷數量上不去。”

    “為什麽?”

    “道理其實也很簡單,我們每天印刷其實並不止一個活字底版,要不然一個活字底版印三萬份報紙怎麽來得及,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十個活字版,十個人同時印刷,每個人印刷三千份,這個方案其實還是很緊張,最好是一百人同時印刷,每個人印刷三百份,那麽一個時辰就可以完成,這就需要一百個活字底版,然後就需要大量的活字,需要大量的排字匠、刻字匠。”

    說到這,楊天放又歎口氣道:“可人手太多,我們負擔不起。”

    陳慶微微笑道:“有辦法解決啊!活字不夠去買,去巴蜀,去江南購買,肯定能買到,至於印刷人手,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麽印刷的,帶我去看看!”

    。您提供大神高月的封侯小說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