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拜相小說秦風免費閱讀

第九百六十四章 連擊(1/2)

    於洪武的軍隊之所以能得到攻城演武第一名,關鍵就是他有絕活,他手下有一支一百五十人的竿軍,由五十名進攻士兵和百名撐竿手組成,利用竹竿攀爬上城,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五十名士兵送上城頭,很多時候,守軍明明知道他有這樣一支軍隊,但依舊防不勝防。

    關鍵就在於光送上城樓還不夠,還要有強大的戰鬥力,能支撐住敵軍反撲,掩護主力軍殺上城頭,所以五十名進攻士兵從數萬士兵中挑選出來,精瘦、勇猛,武藝高強,像五十隻豹子,個個能以一敵十。

    此時,距離關城兩百步外,三千名宋軍士兵注視著黑黝黝的關城,天公做美,沒有月色和星光,烏雲底垂,關隘上漆黑一片,但最東麵掛著一盞燈籠,就仿佛懸在半空,在黑夜中格外刺眼。

    燈籠當然並不是半懸在空中,而是掛在烽燧的煙囪上,使於洪武看清了烽燧的大概輪廓,漆黑的夜晚使於洪武改變了作戰計劃,他們不用走懸崖,而是直接上城,緊靠烽燧一頭上城,利用時間差奪取烽燧和城牆。33小說網

    但時間已不容他們再猶豫,於洪武低喝一聲,“上!”

    一百五十名竿兵爬起身,在關城東麵疾速飛奔,後麵三千士兵也迅速向關城靠攏。

    夜色深沉,一百五十人已漸漸靠近了城牆,此時他們距離城牆還有三十餘步,已經準備就緒。

    他們用的竹竿並非普通竹竿,長約四丈,非常堅韌,不易折斷,進攻士兵抱著竹竿在前麵,腰佩戰刀,後背盾牌和一支精鋼短矛,兩名撐竿士兵站在後麵,長得身材高大,強壯無比,他們不需要太高強的高強,但需要超越普通人的體重和力量,能支撐住士兵上城,在上城階段,兩名撐竿者才是重中之重,

    他們已經訓練了數千次,早已配合得熟練默契,這時,城頭上幾名巡哨士兵去了西麵,機會來了,為首指揮使低喊一聲,一百五十名士兵同時奔跑起來。

    五十名進攻者奔至城下,一躍而起,在城牆上疾奔,後麵的百名撐竿者緊握長竿向前奔跑,上城隻是一瞬間的事情,五十名進攻者已經奔到城頭,在長竿奮力支撐下,他們紛紛躍上了城頭。

    城頭上,近百名士兵正裹著毯子靠牆而睡,誰都沒有想到死神從天而降,殺戮驟然而來,很多人還沒有醒來,便被精鋼短矛瞬間刺穿了咽喉,當場斃命,城頭上恐慌地騷動起來。

    另外還有十名士兵是負責解決烽燧,烽燧靠山體而建,高兩層,頂層有火油和柴堆,六名士兵架起了兩座人梯,另外四人攀著人梯跳上了屋頂,將火油和柴堆扔下城牆,其餘六人則殺進烽燧內,裏麵熟睡中的五名士兵還沒有醒來,便被殺死在夢中。

    百名撐竿士兵已經放下了竹竿,利用上麵拋下的十座繩梯迅速攀爬上城,他們的任務是奪取並開啟城門。

    就在一百五十名士兵上城的同時,三千士兵也奔跑起來,城頭已經被完全控製,城門吱吱嘎嘎被拉開,三千士兵洶湧地殺進關城內.......

    這時,五十名進攻士兵已經不見了,他們在一名投降士兵的帶領下,沿著一條小路向山頂攀去,數裏外的山頂上還有一座烽燧,這座烽燧距離關城太遠,聽不見關城內喊殺聲,但能看見關城上的烽燧火光。

    不僅如此,山頂上烽燧還能清晰看見黃河上的情形,如果幾百艘戰船在天亮後渡河殺來,烽燧上的守軍也能看見,會立刻點燃烽火,通知南麵十裏外的另一座烽燧。

    而南麵的烽燧雖然看不到孟津關的烽火,也看不到黃河上的情況,但它能看到洛陽城,它的任務就是通知洛陽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