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截胡孫若微,朱瞻基傻了

第216章 國策,怎麽都落到子孫後代的頭上了?(1/2)

    “想必這張地圖,各位大臣應該也都見過。那麽,大明國力強盛之際,就需大力的發展經濟!”

    “經濟,就是錢!錢從哪裏來?”

    朱瞻墡說著,就讓工部尚書楊榮站了出來,他在永樂大學也接觸過一些新的建築學術,因此由他來說再合適不過了。

    朱瞻墡也私底下解釋過,這個並不用擔心。

    “工部所有的官員都去永樂大學學習過,建築土木學,太孫所拿出來的新東西讓我們這些人眼前一亮,十分詫異。”

    “太孫給我們說了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大明的官道,依舊沒有連通到各處,百姓出行並不方便,商人經商也遇到了諸多困難。”

    “除了水路以外,陸路也需大力發展!”

    楊榮所言,自然是修建不同程度的水泥路,現如今,水泥路其實已經夠好的了。至於瀝青路,目前而言還是有些困難的。

    工業並不是很發達,哪裏能做得出來,等以後慢慢發展吧。

    “工部學習到,有一種特殊的材質,可以建築石灰等,使得修路速度變得奇快,工部提議,規劃合適的路線,修建基礎道路。”

    朱棣聽聞此話,還是有點猶豫的,修路……那不是國庫需要出很大的一筆錢嗎,財政支出和收入能否達到平衡呢?

    不過大量的錢放在國庫之中,也的確沒什麽太大的用處。

    修路自然可以帶動各種發展,他這個做皇帝的又怎能不清楚呢?

    但這個消耗巨大,可以說比修建紫禁城,疏通大運河更加困難!

    “修路固然可行,可這對國庫會是一項巨大的損耗!”

    朱瞻墡就知道皇帝會這麽說,國庫充足才是維持國家各個地方運轉的保證,因此如果一個策略不對,那的確會影響甚遠!

    “陛下,新國策之中,修路是肯定的!修路也不一定是必須快速完成的,孫兒將這一項國策定到了十到二十年之間!”

    “修路,剛開始是為了聯通全國各個主要城市,等到後麵就開始慢慢延展到府州縣!”

    “這對於國家財政支出並不會有巨大的損耗,相反,修路可以帶動國庫的收入!工部修的道路,不管是商人百姓官員都可使用。

    過路的時候,隻需要繳納過路費,也就是三文錢到五文錢,走的人多了,收入自然就上來了,那麽修路的支出也會及時得補損。”

    朱棣聽明白了,這和官道是差不多的,這樣想想,應該是可以的!

    朱棣還想到,越往後,國庫的收入就會越多,那他還擔憂什麽呢?

    “行,朕也不知道這水泥路是什麽,也肯定活不了那麽長的時間,隻能希望朕的子孫後代可以完成。”

    “孫兒將國策定的時間這麽長遠,爺爺很欣慰。也希望大明日後的皇帝,也能夠為子孫後代著想。”

    “是!”

    朱瞻墡點了點頭,而一旁的大明鳳雛二人,依舊是憨憨的舉著地圖。

    他們兩個人又不懂這國策到底要說什麽,隻能是當一個工具人。

    聽著自己的侄兒說的頭頭是道,心裏麵隻能暗道一聲佩服!反正這種事情是輪不到他們二人來管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