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截胡孫若微,朱瞻基傻了

第139章 修改行軍路線(1/2)

    應昌明軍營帳。

    這個地方,距離瓦剌的地界還是非常遠的。

    瓦剌他們是屬於遊牧民族,和韃靼一樣,在遼闊的大草原中,想要找到他們的確切位置,十分有難度。

    要不然,為什麽後世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所伏擊之後,在草原中找不到他們的蹤跡呢。

    營帳內,朱高煦歎了一口氣,對於這個表示一定的悲哀。

    “侄兒,你確定真的能夠找到瓦剌人?”

    “他們早就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

    朱瞻墡對於這個倒不是特別擔心:“二叔請放心,找人我還是有一套的,隻是我不敢確定,糧草的供應是否能夠完善。”

    “這個是一個非常高難度的事情。”

    “我們總不能夠像瓦剌韃靼那般,一路走一路搶吧。”

    “為何不能,以戰養戰不是最好的方案嗎?”

    “我害怕,等我們找到人,早已經餓死了。”

    “嘶,所言極是啊。”

    眾人都在想著辦法,因為現在還不確定瓦剌族群到底在哪裏,他們的部落也是分散的,誰能夠確定呢?

    這就不像中原打仗,你可以提前製定路線。

    至於出擊韃靼的時候,為什麽可以這麽輕鬆?主要還是因為提前從一些瓦剌人的口中,得到了線索,知道阿魯台跑到了漠北。

    “等明日再議吧。”

    朱瞻墡說了一聲,他首先要確定瓦剌脫歡到底在何處,這樣才能夠製定詳細的計劃。

    糧草到底應該從哪裏運輸,經過哪裏,並且還不會被騷擾。

    經過了半天時間的努力,在他的腦海當中,終於出現了一個詳細的位置,也就是瓦剌首領脫歡,他所在的地方。

    他在不停的向西邊移動當中,想必,此時還在沿途打劫,或者是還沒有回到老家。

    瓦剌,被很多明朝的大臣稱為西蒙古,韃靼,自然而然成為了東蒙古。

    所以瓦剌他們所居住的位置,大多都是位於西邊。

    而他們目前所在的位置應昌,很顯然是有點不合適了。

    第二日,朱瞻墡就和在場的諸位將領商量著這個事情。

    “各位,我打算將我們的軍營駐紮在大同宣化一帶,這要更加靠近瓦剌部。”

    “或者,也可以向西繼續駐紮。”

    “隻是,如果大軍往西,那麽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將會更大。”

    朱高煦點點頭:“我也有這樣的想法。”

    “距離上一次北征過去也不過幾年時間罷了,瓦剌部族現在還不敢東進,隻敢龜縮在西邊。”

    “若是我們這一次不好好的把他們給教訓一頓,他們一定會趁著韃靼示弱,吞並病韃靼各部。”

    “二叔聰明!”

    朱瞻墡輕輕的誇讚了一聲,這就很像曆史上的瓦剌了。

    脫歡在擁立脫脫不花之後,就開始東進,將阿魯台殺死之後,統一了東蒙古,繼而,對大明邊境再一次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這也就是為什麽,會有土木堡之變的發生。

    瓦剌也先和脫脫不花,就是趁著永樂大帝死了之後,這一段時間實行的吞並。

    仁宗朱高熾,他對於打仗就沒什麽太大的想法,所以就這樣縱容了下去。

    宣宗朱瞻基,他倒是對於打仗有很大的想法,但也隻不過就是將瓦剌給驅除罷了。沒有什麽實質的戰績,等到朱祁鎮的時候,瓦剌早就已經發育壯大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