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截胡孫若微,朱瞻基傻了

第76章 日報係統建立,水稻成熟(1/2)

    大明日報,永樂十三年六月一日。

    今日頭條:皇孫朱瞻墡已經成功種出了新品菜。

    “在經過長達幾個月的種植之後,皇孫朱瞻墡帶領京城郊外的一些百姓和錦衣衛,種出了番茄土豆辣椒等新菜品。”

    “土豆,可以充饑,可以煮著吃炒著吃。番茄,紅色,圓球狀,可以生吃炒著吃蘸著吃。辣椒,綠色,有長條狀細條狀,味辣……”

    這一版頭條上麵,主要是將朱瞻墡種植的蔬菜給介紹了一下,其次,還有這些蔬菜的做法!尤其是土豆,該怎麽種植,大概什麽時候可以收成,也說了清楚。

    尤其土豆這個看上去平平無奇的蔬菜,卻可以解決很多的饑荒問題,可謂是自然界當中超級食物。

    當然,日報還說了一下朱瞻墡實驗稻田的事情。

    “除此之外,皇孫還親自種植了新的水稻,此水稻預計畝產十石。小麥,預計畝產十石。具體結果,七八月就可以揭曉。”

    這版大明日報,主要還是給京城的人看的。除此之外,就是江浙一帶,畢竟他們這邊近一些。

    大明日報的驛站,也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現在,隻能是借助朝廷自己的驛站。

    但,這個時效性有限。

    為了更加的方便快捷,朱瞻墡他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抓緊時間在各個府州縣,建立相應的大明日報分社。

    為了更加便於管理,分社自然是可以自主的經營。但總負責人,都需要是朱瞻墡派下去的人來擔任。

    另外,古代消息閉塞,交通緩慢。為了不讓這些人隨意的篡改大明日報的內容,朱瞻墡還安插了錦衣衛進去。一個是負責糾察他們,一個是幫著朝廷傳遞一下消息。

    可以說,朱瞻墡建立的大明日報係統,是集結於驛站,鏢局,情報為一體的。甚至,可以發展成為現代的郵局。

    隻是,現在路沒有修,你怎麽弄?大明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沒辦法,先這樣吧。

    當然,這裏麵投的錢也是一個無底洞,大明日報要想實現盈利,肯定是需要內容精彩,為此,朱瞻墡特意找了一些話本小說,或者是戲劇。

    這些都可以。

    其中,他最看重的就是在明初已經逝去的羅貫中先生的三國和各種戲曲雜劇。至於他老師施耐庵的水滸,他暫時還是不敢放上去的。

    畢竟,這玩意在曆朝曆代都是禁書,不說皇帝了,就那些士大夫看見了,都要急急忙忙的蹦出來批判。

    ……

    就這樣,在經過了一兩個月之後,大明日報也暫時在一些比較富庶的地區流傳開來,至於說其餘的地方還在擴散當中。x33xs.

    沒辦法啊,朱瞻墡他不可能說這麽快就把一個完整的體係建立起來,隻能是一邊賺錢一邊的進行擴張。

    大明日報剛剛出來的時候,大家都比較新奇,很多人都不了解這上麵是什麽,不過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宣傳之後,購買日報的人也越來越多。

    日報,是暫時七天一刊印,如果有什麽特別重大的事情或者重要的信息,那就是當天趕緊寫。

    說實話,還是因為基礎不發達,什麽設備都沒有。

    等進入到工業時期,速度應該能夠稍微快一些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