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礦txt下載

第793章 新船開工(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一直忙活了三個多小時,這位農民老哥才終於有些累了,這期間他總計寫了二十幾幅字。

    放下筆之後,這位老哥才猛然發現麵前站著好幾個人,嚇了一跳。

    楊東升對這位老哥豎起大拇指,這老哥笑了一下,一臉的憨厚。

    這時李主任那位精通書畫鑒定的大侄子走了過來,他先向楊東升問了聲好,隨即拿起一幅字,很快就皺起了眉頭。

    「黃文節的字尚意惡俗,尚韻崇晉……」他邊說邊拿出紅筆,在這幅字上圈圈畫畫,「這幾處地方隻做到了形似,而沒有達到神似!」

    楊東升這才發現,之前那些僅是練習。

    直看到第三張作品,李主任的大侄子才點了點頭道,「這一幅還可以!」

    合格的書法作品,被單獨拎了出來,放在一邊。

    最終這二十幾張字中,總計選出了七張合格的。

    其中五張都是黃庭堅的——單看黃庭堅的字,這位老哥的合格率是50%,他還真的是擅長模仿黃庭堅。

    直到這時,劉衛國才叫人拿出精心采購的紙和墨。

    根據時代不同,地區不同,書畫作品所用的材料也不一樣。

    書法作品有的用的是紙,有的是絹,有的是綾。

    唐以前作畫多用絹本,唐以後,紙本畫才逐漸多起來。

    即便是紙,也有麻紙、皮紙、竹紙、棉紙、宣紙、桑皮紙……

    單是為了搜集這些紙,就費了不少功夫。

    現在造紙業,製漿用的氫氧化鈉、硫化鈉;

    漂白用的是氯氣、次氯酸鈣,還會加入氨基磺酸,減少纖維素降解,保持纖維素強度;

    施膠用的是烷基烯酮二聚體和烯基琥珀酸酐等合成膠。

    古代哪有這些東西?

    古人造紙漂白方法是把料攤放在空地上,任憑風吹日曬,自然漂白。

    拋光最早是用光滑的石塊摩擦紙的表麵,後來逐漸演變成用粉漿將紙潤濕,再用木槌反複捶打。

    施膠用的是澱粉糊,高級的紙張用動物膠。

    現在還采用古法製紙的已經非常稀少了,很多紙的製作工藝甚至已經失傳,隻能花高價購買古代留下來的紙張。

    這種紙真的是用一張少一張。

    所以他們要反複練習,確保萬無一失。

    對於墨的講究甚至更複雜一些。

    蘇軾就曾說:「吾有佳墨七十丸,而猶求取不已。」

    蘇軾不僅藏墨甚豐,而且還愛好自己製墨。

    好在相比於紙張,對於墨質絕大部分人都看不出來,否則要拿到蘇軾自己製的墨,那就要難為死人了。

    這一次這位老哥就沒之前那麽隨意了,他特意換了一身幹淨一副,還難得把油頭洗了,一幅字足足寫了一個多小時才寫完,每一筆都重若泰山。

    李主任的大侄子鑒定之後,點了點頭。

    然後就是在作品上蓋各種印章,最後拿去做舊。

    做舊的場麵味道有點衝,楊東升很快走了出來。

    正看到那位負責鑒定瓷器的專家,對著一尊唐三彩的馬俑不斷搖頭。

    「怎麽了?」楊東升問。

    對方看到是楊東升,連忙問好,然後才指著那尊馬俑道,「這個三彩蠅翅紋做了這麽多次,仍然顯得太死板了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