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礦txt下載

第361章 落後的生產線(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楊東升直接從歐洲飛往美國,留守美國的工作人員,在機場接到了楊東升。

    一上車,來人就道,“楊總,有件事情向您匯報,最近出了很多人跟我們搶生意!”

    “搶生意!你說跟我們搶那些廢棄工廠?都是什麽人?”

    “有美國的,也有國內的!本來我們不用花錢就能拿到的工廠,現在都叫他們炒上去價了!連原本跟我們談判的合作方,不少也停止了談判!楊總,我們是不是要跟著加價?”

    “不要跟他們掙!”楊東升擺了擺手,“他們願意找死,隨便他們!”

    這是早就預料之中的事,當初楊東升在瓜州用複墾承包煤礦的時候,就出了一群人跟著起哄。

    現在也是一樣的情況,他們見楊東升做的容易,便又出了一群人有樣學樣。

    讓他們去競爭吧,將來有他們求楊東升的時候。

    留守美國的工作人員這段時間收獲不錯,各種機床、工業爐,還有檢測設備、試驗設備……

    不過楊東升特意從歐洲趕到美國不是看這些的,留守美國的人員最近弄到了一批半導體生產線。

    八九十年代,日本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美國半導體產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半導體製造是高科技行業,但也是高汙染行業。

    提煉矽的時候,要用到各種酸;蝕刻、清洗等過程,要用到二甲苯、丙酮、苯、四氯化碳、四氟化碳;封裝要用到電鍍……

    楊東升麵前是一條4英寸晶圓生產線,製程1.5微米。

    楊東升看了看光刻機,還是日本產的。

    1990年IBM聯合西門子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8寸晶圓廠,到九十年代中期,全球8英寸晶圓廠已經達到70座,4英寸晶圓廠已經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

    八十年代末,英特爾486芯片,製程就已經達到了0.8微米,1.5微米製程已經落後於現時美國最先進的技術兩代以上。

    正是因為落後,再加上廠子的地理位置不好,所以才沒有人跟楊東升掙。

    一直以來,美國半導體業界都有一條約定俗成的規矩——向中國轉移的技術,至少要落後兩代。

    隻不過這條隱形規矩,後來在大金毛任期內人光明正大的說了出來,反而把一步暗棋變成了明棋。

    我們國家總是習慣瞄準世界最先進水平,像運十,一上來就瞄準國際主流機型。

    有心氣當然是好的,就是憑著這股心氣,我們國家的500強,才沒有都變成某想、某米。

    但做任何事都是一步一步來的,就算任總的公司,一開始也是從代理人家的交換機起步的。

    我們當初的飛機項目,如果沒有一上來直接上大飛機,而是針對當時我們國家地域廣大,交通不便的情況,開發支線客機,結果恐怕會是另外一副景象。

    楊東升現在就是瞄準了一個“支線客機”項目,不是隻有電腦、手機才會用到半導體,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家用電器一樣要用到半導體,他們用到的這種半導體叫做“功率半導體”。

    功率半導體對製程的要求不高,技術難度較低,突破也較為容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