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造神話:我,漢末蒼天

第十八章 成功了?(1/2)

    “甚好,甚好……”

    高天連忙將南華老仙與李意扶起,然後開口說道。

    “正好,我這段時間冥思苦想之間,琢磨出了一種可以加速稻子成長的仙法,可在於頃刻之間將稻子催熟,想必會對你們的研究效率大有助益!”

    “如此萬事俱備矣!”

    一時間,李意與南華老仙都忍不住大喜過望了起來。

    隨即,高天將所謂的“催熟”仙法傳授於李意之後,李意連身上的輕紗羅裙都沒有更換,匆匆就領著南華老仙返回到試驗田之中進行研究。

    當然,這種所謂的“催熟”仙法,實際上是高天臨時編造出來的。

    皆因這段時間高天視察了試驗田李意的研究進度之後,發現縱使李意如今受天地所眷顧,但是研究的效率依然讓高天不太滿意。

    這並非是李意的能力不行,而是稻種的自然生長也是需要大量的時間,這種效率顯然是不符合著高天的期待。

    而有著這種仙法的存在,無疑可以將雜交稻種研究時間縮短到極限!

    ……

    與此同時,在冀州之中,張角近日也陷入了某種煩惱之中,那便是太平道……沒有糧了!

    整個太平道超過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教眾都是整個大漢王朝最底層的農民,或者是豪強地主家的仆役,這也同樣代表著他們手上所掌握著的資源不多,存糧也不多。

    縱使在張角的號召以及“太平道”所宣揚的“人人自由平等,無饑寒病災、無剝削壓迫、無詐騙偷盜的太平世界”理念下,太平道教眾中少有的富農們紛紛慷慨解囊去救治幫助饑不飽腹的貧苦之人。

    然而,在這個民生凋敝,賦稅沉重的時代之中,再加上豪強地主不斷吞並土地,絕大多數的農民縱然是在田地終日麵朝黃土背朝天,田地收成能留在農民手中的十不存一,又如何能夠飽腹?

    更有甚者,許多農民難以承擔賦稅,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土地被豪強地主兼並,最後就連自己都淪為失去一切的奴仆。

    而當太平道在冀州之中漸漸發展起來之後,那一個個教眾的遭遇和求助紛紛傳到張角的耳中,讓張角所感覺到的卻是無由來的悲戚。

    “終日勞累,所得糧食十不存一,為何?為何?”

    隨著太平道的發展,“大賢良師”命格能力給予張角的能力加成越來越高,張角漸漸思考到了某些極端不合常理之事,喃喃地說道。

    “種植糧食者為農民,為何忍饑挨餓的卻是農民?”

    “誰將屬於農民的糧食搶走了?”

    “敵人真的僅僅是大漢王朝嗎?”

    ……

    對於張角的疑問,原本正在繼續對冀州地形進行著加載的高天動作不由得一頓。

    不過,高天卻是不知道如何回答張角這個問題。

    ‘種植糧食者,忍饑挨餓;養蠶紡織者,少衣受凍;建築工匠者,露宿街頭……’

    莫說是在這個混亂的時代,縱使是換到另一個更加繁華昌盛的時代又何嚐不是如此?

    隻是,在這個民生凋敝的時代之中,這個問題顯得無疑是更加的明顯,並且也是更加的嚴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