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鑒寶:寶友你可真刑啊

第439章 求人辦事,就要有求人的態度(1/2)

    “看來我知道他的目的了。”孟德笑道。

    葉陵也注意到這個消息,嘴角挑,:“果然像是西方這些藝術家們習慣性的操作,利用油畫夾層來藏東西。”

    “不是應該用畫框麽?”杜維疑惑道。

    “不。”葉陵搖搖頭,“西方的油畫和國內的藝術品有一點不一樣,他們的畫布比較厚,而且上麵的油畫顏料堆在上麵有很多層,側麵看起來油畫很厚,不像是水粉畫,不管怎麽畫,隻是那一層宣紙。”

    葉陵說完,想到什麽,補充道。

    “當然,如果用千絲刀法處理的話,算是有幾分這個意思。”

    杜維麵色微變。

    薛仁的千絲刀法他記憶猶新。

    能夠把僅僅有頭發絲厚度的宣紙處理成幾層,這種手段遠超出常人。

    “那這個?”

    “很顯然不是這樣。”

    葉陵笑著看向新聞圖片。

    “上帝的晚餐,這幅畫作本身就有許多版本,取材於聖經故事中聖子跟十二門徒共進最後一次晚餐,最經典的是達·芬奇畫的大型教堂畫作。”

    “在一幅畫作中展現出了十二門徒在麵對背叛時候的情緒,人性刻畫入骨,是世界藝術史上的傑作。”

    眾人點點頭。

    這些內容都是書上會記載的,葉陵現在說起肯定不是這麽簡單的介紹。

    “在這幅畫作的創作過程中有一位特殊的記錄者,小說家馬泰奧·班代洛。”

    “他曾經親眼目睹,或者說觀摩了這幅畫作的誕生,從他這裏可以了解到一點,《最後的晚餐》大幅壁畫本身就是分了幾層來繪製的。”

    “什麽?”

    兩人完全愣住。

    他們雖然了解一些國外的藝術畫作,可是基本限製在了解。

    這種內幕和深層的東西他們也說不出來。

    現在聽到葉陵分析,完全像是小學生接受新的知識一樣茫然又好奇。

    “總之,在這個記載中,達芬奇《最後的晚餐》實際上包含了灰層、刷白、上色幾個過程,而且每一層的厚度是不一樣的。”

    “這種設計並不是繪製巨型壁畫的手抖或者其他處理不到位,而是他考慮到了日光以及觀看者所處的視角,沒有利用顏色,而是借助真實的光照和厚度形成陰影、營造人物與建築的立體感。”

    “隻是這部分內容寫在馬泰奧·班代洛的隨筆信件中,並沒有太多人研究,所以學術界應該還不知道這回事。”

    “……”

    “所以?”兩人想到什麽,重新看向畫麵。

    新聞中,科塔夫斯基那幅《上帝的晚餐》破損的油畫顏料的下麵正好是一些白色和灰色的顏料,形成了一定的厚度。

    “這……這是有人在按照達芬奇的方法繪製新的油畫作品?”

    “不對,是想要學習這種壁畫融合到油畫中的風格?”

    孟德和杜維猜測到。

    “不全是。”

    葉陵搖搖頭,看向他們,露出一抹狡黠。

    “或者說有沒有一種可能是,這幅畫本身就是達芬奇繪製的,隻是是試驗品,沒有達到他的要求所以才沒有署名?”

    兩人聽著渾身一震。

    這種可能性的確存在,而且葉陵這麽說的話,其實可能性很高。

    “所以,這個真的是達芬奇的作品?”

    杜維聲音顫抖。

    達芬奇的作品現在在藝術市場上就是無敵的存在。

    隻要鑒定是他的作品,價格基本沒有低於八位數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