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周做天子

第1518章 滅秦還是伐齊?(2/2)

    所以範黎想將權力的中心往西域移,這才會將精力放在西域的一端。

    西域諸國還是部族製度與奴隸製度,範黎的這套變革思想與軍事力量在西域自然是降維打擊。

    其實從軍事現實情況與情感推理來看,範黎將精力放在西域,也完全說的通。

    因為軍事現實就是範黎依靠秦國的國力,不可能東出與天子較量,畢竟函穀關被天子鎖住了。

    情感推理就是範黎在西域找到了心靈上的歸屬感,他在中原一直被周人嘲笑,被自己父親厭惡。

    到了西域他才真正遇到與自己一樣碧綠眼睛的人,他在情感上更加覺得西域更親切一些。

    對一個人性格的分析,情感的分析,就能分析出這個人的行為。

    如果範黎真的將精力西移,想在西域建立權力中心的話,那麽周建國直接與齊國開戰那就簡單多了。

    周建國這些年早就做過了很多方麵的推算,自己與齊國全麵開戰的話,齊國是肯定打不過自己的。

    武器,科技,戰略,戰術都拋開不談,就談一點,那就是目標的專注度。

    周建國穿越以來,這些年目標很明確,那就是一統華夏,所有變革的措施,經濟發展的目標,人才培養的方向。

    都隻是為了一個目標,那就是一統華夏。

    周建國身邊所有的將領都被周建國灌入了一個理念,那就是一統華夏。

    本來太子也是有些遲疑的,現在這一年多以來,周建國團隊對太子的耳濡目染。

    再加上太子這一年多一直與自己父親保持書信交流,中途也經常見麵探討。

    太子已經支持自己父親的事業,並且也打算協助自己父親。

    而慶克雖然也在為她的政治目標作奮鬥,但是目標不明確。

    比如齊國的理想化變革推進不下去,慶克就想拿徐國做試驗田,同時還花費了大量財力,人力在美洲建立烏托邦搞自己的民主實驗。

    也就是說慶克同時在做幾件事,慶克連自己家族都沒有完全理解她的理想,才導致家族內鬥的。

    換句話說,周建國的目標比較明確,比較具象。

    而慶克的目標分散模糊,還比較抽象。

    具象的東西大家是比較能理解的,比如一統天下,打下所有疆域全部被天子直接統治這是非常具象的。

    而慶克抽象的要建立一個人類的完美製度,不管土壤怎麽樣,就是要按照她的理想去建設。

    如此一來,慶克的集團與周建國的集團發生搏命的大戰時,哪怕打成消耗戰,最後肯定也會是周建國贏。

    這就是周建國的自信來源。

    因為目標明確與目標抽象給自己的下屬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精神領導。

    再加上周建國這個變革製度調動人員與資源的能力是超過慶克的。

    周建國與自己的內閣,眾將軍,持續討論了兩天。

    大家雖然還有一些分歧,比如有人還是支持先閃擊戰拿下秦國再掉頭與齊國對耗比較穩妥。

    但是大部分人還是讚同,直接與齊國死磕,暫時先不管秦國。

    再拉攏楚國答應給楚國利益,與楚國一起對耗齊國。

    不過先不告訴楚國是要滅齊國,隻是通過宋魯戰爭越打越大而已。

    如果周建國上來就告訴楚國,天子要滅齊國,楚國肯定會袖手旁觀。

    畢竟天子要是直接滅了齊,楚國知道自己最終的下場。

    。您提供大神楓語蛋蛋的我在大周做天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