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周做天子

第1397章 天子與慶克的默契(2/2)

    周建國其實不是說給周圍人聽的,而是說給慶克聽的。

    主要就是表達慶克在海邊上建一個純歐洲式的城市簡直有點太過了,這真的是要完全照搬西式的文化嗎?

    慶克麵對天子說的缺點並沒有反駁,而是緩緩說道,

    “石頭建造的城市可以千年不壞,更容易留給後人。這才是一種傳承,木頭建造的宮殿會隨著王朝一起消失。後人隻能反複的在這個輪回裏找不到出路。”

    慶克話裏的意思就是吐槽曆代封建王朝,就是在玩輪流坐莊的遊戲,沒有一個王朝為了整個民族找到真正的出路。

    每一個王朝都是花幾年的工程就建一座木頭宮殿,被後麵的朝代一把火燒了,然後又建起一個木頭宮殿。

    兩千多年,反反複複就是在造木頭宮殿,燒了又造,造了又燒,周而複始。

    慶克的話讓周圍的人,聽的雲裏霧裏。

    但是周建國知道慶克在說什麽,隨後歎了口氣說道,

    “從表麵上看,黑格爾說的沒錯,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他卻並不了解我們文明的真正的內核。”

    周建國知道,慶克的這番話就是西方哲學家黑格爾對我們幾千年曆史的評價。

    其實周建國在與慶克以往的書信裏就爭論過這個問題,周建國也知道沒有外力的介入也許我們還處於王朝更替的循環裏。

    但是外力並沒有摧毀我們,而是協助我們去掉了文明的一些糟粕,更加讓我們看清了我們文明內在的精華。

    幾千年來,我們的文明一直被外部文化不停的衝擊,洗禮。

    但是每一次的結局都是我們會在一次次的衝擊與洗禮中,融合掉外部文化先進的地方,然後還保持我們文明的核心繼續成為天下最強大。

    西方文明並不是第一個與我們文明產生衝擊與融合,翻開曆史書我們會發現,我們這個文明就像後世武俠小說的吸星大法一樣。

    我們可以毫無負擔的吸收任何文明的優點變成自己的。

    西方文明對我們的衝擊並不是第一次,就像那句,‘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

    這句話雖然是謬論,但是也可以表達出那個時代人在衝擊下後的絕望。

    其實每一次都是衝擊與融合裏,衝擊讓我們成長,融合讓我們強大。

    慶克並不想在這大庭廣眾之下與天子再次辯論哲學,辯論後世的曆史。

    因為當天子說出黑格爾的時候,周國的國君與使臣們已經竊竊私語起來了。

    他們紛紛好奇,黑格爾到底是哪位大賢,畢竟能被天子誇讚,一定是一位飽讀詩書的大才。

    隨後慶克行禮道,

    “王上,裏邊請吧。”

    慶惠趕忙也說道,

    “對對對!王上裏麵請。臣下已經為王上準備了接風宴。”

    此時慶惠看到自己女兒慶克與天子聊天的氣場,像一對久未相逢的知己。

    因為天子與自己女兒的聊天內容,一聽就是話裏有話,別有深意。

    而更加讓他不安的是,這個話隻有他們兩個人才聽得懂。

    而且天子麵對這個城堡第一反應竟然不是驚訝,卻第一時間說的是缺點。

    仿佛天子非常了解這一切,非常了解自己的女兒。

    因為慶惠自己都不是很了解自己這個女兒。

    這讓慶惠內心‘咯噔’了一下,此時慶惠突然覺得天子可能真的想要娶自己的女兒慶克。

    。您提供大神楓語蛋蛋的我在大周做天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