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周做天子

第1349章 天子催債的手段(1/2)

    天子的王詔出去以後,隻有少部分的國君奉了王命趕往王都。

    他們的想法非常簡單,來到王都又能如何?沒錢天子還能殺了自己?

    而大部分返回自己諸侯國的國君玩起了一係列的騷操作。

    有幾個國君直接退位了,有的把國君的位置讓給了自己的弟弟。

    有的則直接把位置讓給了自己的兒子,還有一兩個好麵子索性自己直接自刎了。

    因為天子不單單發了明詔給他們,還給他們帶了密詔。

    密詔可就沒有明詔那麽溫和,而是直接告訴他們如果不來,天子將會以違抗王詔直接出兵討伐他們。

    所以他們不願意來的才會玩起這一係列的騷操作。

    而周建國得知了諸侯們玩起這一係列的操作以後,並不奇怪。

    畢竟人在欠錢還不上又麵對巨額壓力的時候,做出什麽事都是不奇怪的。

    而那些不管是退了位的,還是自殺的,天子根本無視,立刻再次發了明詔。

    要他們的後繼之君必須在指定時間內到王都來,麵見天子,要是沒有後繼之君敢出來,那麽天子考慮到國不可一日無君。

    天子就會親自派人接管這些沒有國君出麵解決債券這件事的小諸侯國。

    周建國的這個王詔,不但沒有引來天下人的反感,反而是一片叫好聲。

    因為這些國君退位的,自殺的,說白了就是要賴賬。

    王都內一片叫好的聲音,特別是那些無法兌付債券的貴族與商賈們,更是希望天子接管這些小諸侯國。

    因為他們覺得,天子要是派人接手這些小諸侯國了,那麽天子就要替這些諸侯國還錢了。

    這個債券是跟諸侯國綁定的,是以諸侯國的名義發行的債券。

    他們覺得天子要是接管這些諸侯國,自然要承擔這些巨額的債務。

    很快王都的天下貴族,就彌漫出了希望天子接受這些小諸侯國的言論與情緒。

    這些言論與情緒自然也有周建國暗中讓滕錢他們引導引導風向,再加上王都的報紙,周國的報紙也在各種暗示的吹風。

    報紙上是這麽寫的‘王都不少貴族與商賈希望天子出麵,拯救這些小諸侯國的子民,他們正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角度自然是天子是救世主一般,天子吞並這些小諸侯完全是為了天下蒼生一般。

    因為買了這些小諸侯國債券的人涉及的諸侯國貴族太廣,金額巨大。

    他們這些諸侯國的貴族隻能將希望寄托在天子身上,現在這些債務與小諸侯國綁定,在天下諸侯與貴族看來簡直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如果天子真的接管了這些小諸侯國,他們不單不會眼紅,還會感謝天子。

    這樣一來他們的錢就能從天子那裏要來了。

    周建國就是用這種巧妙的方式,僅僅用了一個‘利’字,就將天下貴族與商賈,甚至天下輿論都拉到了自己這邊。

    此時的周建國非常清楚,在齊國準備攻打燕國,在這些小諸侯國國君還不起債的時候,這些小諸侯國的疆域就已經是他的了。

    而周建國現在要做的隻不過是以非常優雅的方式將這十幾個小諸侯國吃掉。

    如何優雅呢?那自然是天下貴族與商賈求著天子吞並,甚至各小諸侯國的國君都求著自己能解救他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