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周做天子

第1343章 對天子的猜測(1/2)

    “天子拿下秦國沒那麽容易吧?”慶克的一個兄長思索著說道。

    而此時慶克的另外一個兄長立刻反駁道,

    “天子僅僅用了兩萬王師,外加申國的一萬大軍,就鯨吞了晉國。如今以天子的國力與人口,隨隨便便就能拿出十萬精兵吧?”

    的確,周建國這些年的周國人口暴漲,並不是單純的新生人口。

    畢竟就算是新生人口,如今還隻是一個幾歲的娃娃。

    天子周國人口暴漲,一方麵是各諸侯國邊界的那些沒有戶籍的野人被吸納進了周國。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各諸侯國變革不徹底,還有大量的無地的民眾與沒有自由的奴隸。

    所以那段時間,天下無地的子民與沒有自由的奴隸隻往兩個地方跑,一個是周國,一個是齊國。

    因為隻要踏入這兩個諸侯國的地界,他們就可以立刻獲得自由民的身份。

    這也導致其他諸侯國被迫進行徹底變革,不然人就跑光了。

    就是這樣,天子周國人口才會在幾年內暴增。

    就算沒有暴增的人口,天子在吞並晉國的時候,如果想湊出十萬大軍也是不困難的。

    更何況如今的天子,按人口總數來算,是的確可以隨隨便便拿出十萬精兵的。

    而慶克思索著說道,

    “要是天子沒有推動輕工業,以周國的人口天子二十萬兵馬都能湊出來,但是如今天子是拿不出十萬精兵的。”

    慶克這麽一說眾人立刻好奇了起來,連慶克的父親慶惠都有些吃驚,

    “克兒這句話何意?”

    隨後慶克結合齊國的情況給眾人簡單的分析了一下。

    因為周國輕工業,手工業大規模的推進,其實天子根本不可能拿出十萬精兵。

    因為之前大家都基本種田,閑置人口比較多,非農耕時甚至都可以去服兵役或者勞役。

    但是如今各行各業勞動力短缺,天子根本不可能將各工坊內的工人全部調走去打仗。

    那樣一來,周國的工商業立刻垮掉,農業也會垮掉,那麽周國自己內部就亂了。

    能夠被利用起來的人口是資源,一旦周國運轉不起來,那麽人口就是負擔了。

    工商業非常發達的齊國也是深有體會的。

    越是工業發達,全民分工細化,經濟繁榮的地方,經濟反而越脆弱。

    因為全社會進入了係統性的協作運行,雖然社會效率大大提高,但是有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整個係統都停擺。

    簡單的說,就是周國與齊國一樣,每一個士兵的成本是遠遠高於其他諸侯國的。

    所以慶克才會得出結論,天子不可能拿十萬人去打秦國。

    更何況,天子如果真的準備開始滅秦國的話,還需要防備他們齊國可能的偷襲。

    慶克的這番分析,整個慶氏家族的人聽的那是恍然大悟。

    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按人口比例去抽調兵源,慶惠此時感慨道,

    “我的克兒要是男兒身,我們慶氏家族說不定能推翻周王室取而代之。”

    眾兄弟們聽到父親這麽一說,那麽紛紛附和。

    其實他們知道,要是慶克不是妹妹,而是弟弟,他們可能早就內鬥了。

    這也是他們對自己妹妹毫無防範,甚至對自己妹妹言聽計從的重要原因。

    因為妹妹為了協助慶氏家族,以男兒身份示天下,而且還假娶妻。

    關鍵他們妹妹對權利似乎不是太感興趣,一心就為整個慶氏家族,還讓他們保持團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